6个月的宝宝发育迟缓,罪魁祸首竟是“水”!

文 / 拜托了妈妈
2019-04-17 12:53

最近,全家人都为小外甥的身体操碎了心:

我小外甥还不到半岁,每天都被大人喂很多次水,说是“吃奶粉,怕上火,就得多喝水”,尤其是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宝宝本来就新陈代谢快,睡觉、吃奶都爱出汗,家里人给孩子喂水喂得更勤了。

直到有一次去儿保体检,发现身高体重都不达标,医生了解后才发现,是大人老给孩子喂水闹的。本来6个月内的宝宝就不需要喝水,宝宝的胃容量有限,都被水占据了,奶就喝不下了,而且宝宝还没有添加辅食,营养一下子就跟不上了,发育不落后才怪呢!

今天就和妈妈们聊聊喝水这件事:

☞ “千滚水、隔夜水”,传说中的“有毒水”,到底能不能给孩子喝?

什么水,孩子特别爱喝,但却不能喝?

☞ 只有2种水最适合孩子喝!

“水”不包治百病,喝太多可能“水中毒”!

喝奶粉的宝宝,是不是需要多喝水?

☞ 每天到底该给孩子喝多少水?

☞ 怎么知道宝宝的喝水量够不够……

关于宝宝喝水,连科普带辟谣

妈妈们拿不准的、想知道的

都在这儿了

↓↓↓

传说中的“有毒水”

到底能不能给孩子喝?

“千滚水”“隔夜水”“阴阳水”,这些水能不能喝,是很多权威平台反复辟谣过的事,只是有些地区或老人,还是改不过来老旧观念。今天就再给大家普及一下:

“千滚水”“隔夜水”,都可以喝!

有研究证明,哪怕是反复烧开20多次的水,其中的亚硝酸盐也远远低于安全值。大家担心的隔夜水中的亚硝酸盐也是一样,少之又少。

从早上8点放到晚上8点的水能喝,凭啥晚上8点放到第二天早上的水就不能喝了?是不是这个理儿。

拜托了妈妈的建议是:虽然这些水完全可以喝,但越小的宝宝肠胃功能越弱,能给宝宝喝新鲜的水,当然是最好的。大一些的孩子,就不必太计较了。

“阴阳水”只要不是兑生水,也可以喝!

这里的“阴阳水”指的是因为着急喝,但水温太烫,往热水里掺凉水的做法。不管是掺凉白开,还是掺纯净水这类可以直接饮用的水,都可以喝。除非是掺没有烧开过的自来水,江河湖海水等生水就行。

这些水,宝宝特别爱喝

但都不能喝

✘ 蜂蜜水

一岁以内的宝宝,是不能吃蜂蜜的。

蜂蜜水是甜味的,会改变宝宝的味觉嗜好,习惯了喝甜味水,就更不爱喝白水了。

蜂蜜容易被肉毒杆菌污染,可能造成宝宝中毒;

如果想通过喝蜂蜜水润肠的话,就更别指望了,蜂蜜没有润肠功效,宝宝便秘更重要的是调整饮食结构,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 加糖的水

有些不爱喝白水的宝宝,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喝水,就会往水里加白糖,让水变甜,孩子就喜欢喝了。

一岁以内的宝宝是不能吃糖的,一岁以上的宝宝也得少吃!张思莱奶奶曾经说过“要像控烟一样控糖”,总给宝宝喝糖水,不仅增加患龋齿和肥胖的风险,对于宝宝的眼睛和大脑发育也十分不利。

✘ 鲜榨果汁和饮料

2017年5月22日起,美国儿科协会(简称AAP)已经将果汁列入了禁榜。1岁内的宝宝坚决不能喝果汁,6岁内的宝宝也要少喝!

1~3岁的小宝宝每日喝果汁:不要超过120ml

4~6岁的小宝宝每日喝果汁:不要超过120~180ml

饮料中除了糖还有各种添加剂,同样不适合宝宝喝,更不能代替喝水。

✘ 煮蔬菜、水果水

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会在煮沸过程中被破坏,营养价值会大大降低。

蔬菜水果表面的化肥、农药也会在煮水的过程中融入水内,导致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喝煮蔬菜或水果的水,根本起不到把其中的营养物质“熬制”出来的效果。所以真的没必要这样喝。

✘ 热水

孩子的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角成年人更为娇嫩,对高温的耐受度更差,有时我们觉得温度还好的热水,对孩子来说可能就很烫了,容易造成黏膜的损伤。所以给孩子喝的水,口感温凉就好。

最适合宝宝喝的只有这2种水

“白开水”“纯净水”

不建议长期给宝宝喝矿泉水

更不建议长期使用矿泉水给宝宝冲奶粉

最适合宝宝喝的水是凉白开

也就是自来水烧开凉到合适温度

✘ 矿泉水,不建议长期给宝宝喝

配方奶粉中已经含有适宜配比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再用矿泉水冲配方粉,就会导致孩子摄入的矿物质比例失调或过量,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纯净水,可以放心给宝宝喝

纯净水的特点是里面没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些家长会担心,长期给孩子喝纯净水,会不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够,影响生长发育?

不会!孩子获取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母乳或配方粉,以及其他食物,并不是靠喝水。所以,如果家里不差钱,给宝宝喝纯净水一点问题都没有。

白开水,才是最适合宝宝的“饮品”

最适合宝宝的饮用水就是白开水,也就是自来水煮沸后晾凉的水。只要妈妈确定当地的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水质不太硬(矿物质含量不多),就能让宝宝长期喝白开水,既安全又实惠!如果当地水质不好,那还是破费点喝纯净水吧。

“水”不包治百病

喝太多可能“水中毒

1

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

黄瑽宁医生,曾经在录制“拜托了妈妈”节目中说过:

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来说,母乳或冲调奶粉中90%都是水分,足够宝宝对水分的需求,健康状况下的宝宝,无需额外喝水。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除非具备某些医学指征,否则无需给六个月以下的孩子喂任何除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体,包括水、果汁、葡萄糖水等。

2

水喝多了,反而造成宝宝生长缓慢

就跟前文说的我家小外甥一样,每天给6个月内的宝宝喝太多水,反而生长发育不良了。

6个月以内宝宝的胃就像乒乓球那么小,胃容量有限,若原本需要装奶的位置,装了水,就会干扰宝宝的身体从母乳或者奶粉中吸收营养。久之,宝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3

大量喝水,还会影响宝宝的肾脏健康

6个月以内宝宝的肾脏还未发育完全,宝宝的肾脏需要努力的工作,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保持体内血液的浓度。若宝宝的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转工作中,会影响到肾脏的健康。

4

过量喝水,可能会“水中毒”

6个月以内,若宝宝喝水过量,多余的水分,无法经由未发育完全的肾脏排出成为尿液,积聚在血液中,会导致血中电解质浓度异常,就有可能会引发“水中毒”,轻微会引发头痛、恶心、呕吐,严重可能会出现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可能会有妈妈担心,之前给宝宝喝过水,会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这里说的喝到“水中毒”的宝宝毕竟是少数,只要不是长期大量给宝宝喝水,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所以,6个月之前,如果是少量给宝宝喝过一些水的妈妈也不必太当心,只要宝宝的发育、精神状态等没有异样,就不会对健康威胁太大。

每天到底该给孩子喝多少水?

1

6-12个月的宝宝喝水量,顺其自然

6~12个月的宝宝,如果喝水也一定要顺其自然,如果宝宝推开了你喂的水,那就说明宝宝不需要喝水,这时候就不要再强迫喂水了。

2

1岁以上的宝宝喝水量,1000ml/10kg体重

1岁以后的宝宝肾脏功能逐渐发育完善,已经可以代谢掉多余的水分,这个年龄段宝宝的需水量是:每日每10kg体重喝1000ml水,这是包括了奶、汤、粥、水果、水全部加在一起的量。

例如:

一个11kg的宝宝每日饮水量=1000ml×11kg÷10kg =1100ml

如果TA一天喝500ml奶,再喝一小碗汤(150ml)、一小碗粥(150ml)的话,那再额外补充300ml的水就足够了。

3

喝奶粉的宝宝是不是容易上火

需不需要多喝水?

只要是按照奶粉上的指示用量,正确冲泡奶粉,宝宝就不会因为喝奶粉而上火。而通常家长所谓的宝宝“上火”,比如嘴唇干、便秘、口臭等情况,和饮食结构、空气状况,甚至生活习惯都有关系。

总爱舔嘴唇的宝宝,口唇更容易干裂;

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宝宝,可能容易便秘;

平时不注意给宝宝清洁口腔的话,嘴里就会有异味……

总之,并不是喝奶粉就容易上火,更不需要因为喝奶粉,就多喝水。

但,有一点要提醒宝妈们注意,那就冲奶粉的顺序:

一定一定要先倒水

水加够量了,再加奶粉!

✘ 先加奶粉后加水,是错误的操作。当水加到了原定的刻度时,奶的浓度就高了,长期给宝宝喝高浓度的奶,容易造成肥胖,加重宝宝的代谢负担;

✔ 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奶粉罐上标注的冲调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足量温水,然后相应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这样的奶才是配比合适的。

看到这儿,可能妈妈们会有疑问

我们又不可能每顿汤、粥都用量杯去量有多少水

水果就更没法估算了

那怎么才能知道

孩子这一天的水喝够了没有呢

↓↓↓

判断孩子喝水是否足够的办法

是看宝宝的尿色和尿量

1

无色、透明或浅黄色尿——不缺水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尿色大多是无色、透明或浅黄色,说明孩子摄入的水是足够的。

2

深黄色尿——可能缺水或服用药物所致

如果发现宝宝的尿液偏黄,尿液有比较浓的异味,这些迹象就表明孩子该喝水了。尿液呈现较深的黄色时,通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

体内水分不足:比如奶粉冲调过浓。或者宝宝发热尤其是伴有吐泻症状时,因水分随汗液或粪便排出,尿的颜色也会较深。

吃维生素过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过量,或哺乳期妈妈补充了过量的维生素,都可能导致宝宝的尿液颜色较深。

Tips:

只有早晨第一次换尿布的时候发现宝宝的尿色偏深。这样的情况很正常,不需要太担心,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因为夜间尿液浓缩所致。

3

棕红色尿——病理性改变,需要及时就医

需要警惕一些病理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新生儿黄疸严重,新生儿溶血症等,这时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4

尿量过多或过少,都该警惕

新生儿-6个月的宝宝每天尿量

2-3毫升/小时×体重(公斤),正常每天约有200-300毫升尿量。

最便捷、直观的观测即,能够每天收获5-6片沉甸甸的尿片,就说明宝宝不缺水。

6个月以上:

如果孩子每天的排尿次数少于6~8次,加上尿色深黄,就可能是水喝少了,应该给宝宝少量、多次的适当补充水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