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亲子关系当拒绝父母“过于强势”

文 / 燕赵都市报
2019-04-19 13:36

日前,某部热播电视剧引起了人们对于强势家长的讨论。一项调查显示,75.4%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父母过于强势;两个主要表现是拒绝沟通(55.2%)和控制欲强(53.3%)。对此,20.9%的受访者直言不能接受,认为这会害了孩子。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能充分沟通(68.9%)和关注彼此的情绪(62.7%)。(4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健康的亲子关系当拒绝父母“过于强势”

什么才是幸福的家庭?什么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可以说见仁见智。一个不争的事实则是,强父弱子几乎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普遍模式,难怪会有近八成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父母过于强势”。

父母之所以“过于强势”,委实与传统观念和教育方式有关。你是我的孩子,我要对你负责,你一切自然都要听从我顺服我。读什么专业、上什么学校、与谁谈恋爱等,一切都给你作了规划和规制,必须听从安排。加上“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无疑就有了教导你改造你的先天优势。于是“拒绝沟通,不容反对”,“必须”、“一定”等命令语词,就成了日常用语。

何况,一切的强势都贴有一个“爱”的标签。这种“爱”其实是带有偏私的,往往就成了抑制孩子自由表达自在成长的枷锁。“爱指责孩子”作为强势的惯常表现,令孩子们动辄得咎,很少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也扼杀了许多孩子的天性,使其变得唯唯诺诺、缺乏主见。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承受太大压力的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仅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与对立,且会使子女放纵甚至自暴自弃。这固然不是父母们所愿意看到的,可这是其过于强势所结的苦果。

没错,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能充分沟通和关注彼此的情绪。孩子并非私产,自然也不是父母的“复制版”。他们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当有自由生长自主表达的权利。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而要尊重子女的意见和诉求,学会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努力营造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

因此,54.6%的受访者建议父母树立“边界”意识,适当放手;49.6%的受访者认为父母应相信孩子的能力,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当然,子女亦当学会与父母沟通,除了试着调整自己,更当以更多的交流来改变父母过于强势的作为。

学会平等对待,尊重包容,恰恰是每个成年人需要好好学习的功课。

(燕赵都市报 刘效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