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饭桌上很平常的行为,却极易伤害孩子的智力发育,不容忽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经历,亲戚们聚餐的时候,除了大人们的谈笑风生,最后还是会回到身边的孩子身上,往往一个好好的饭局,最后变成了孩子们的批斗大会。这样孩子也吃不好饭,心情也变得很糟,结果还会继续被家长说。

有个宝妈就这么说自己的老公,说自己的老公就是猪队友,每次都是在吃饭的时候批评教育儿子,本来孩子吃得好好的,结果被老公一说就不怎么吃了,老公看见了更加火大,总是这样恶性循环。经常好好的一家人吃饭,最后弄得乌烟瘴气,和老公说过很多次,老公就是改不掉,控制不住。
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吃饭,不要说话。但是现如今很多家庭白天父母都去上班了,小孩也上学,只有在吃晚饭时候,一家人才能在一起说说话。因此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晚饭的时候才是能进行亲子交流的好时机。但是如果家长行为不当的话,亲子交流的效果会适得其反。饭桌上父母们经常做的这些行为,实际上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和智商发育,家长可别忽视了,别觉得这只是个小事。

1.严厉批评教育孩子
饭桌上应该是个吃饭交流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地方,而不是说教和批评。在很多家庭中,尤其是爸爸,特别喜欢在饭桌上对孩子开始批评教育,而且还会喋喋不休。说实话,如果换做是你的话,在这种压力下,就算是再饿,食欲再好也不想吃饭了,想尽快逃离饭桌。
因此父母在饭桌上对孩子说教的行为产生的伤害是很大的。首先,就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食欲受心情影响,本来好好地在吃饭,但是被父母一说就吃不下去了。而且情绪不好还会影响消化吸收,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很容易营养不良。不仅耽误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因为对营养的吸收不够,而耽误孩子的大脑智商发育。此外,在饭桌上说教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很反感,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因此,家长在饭桌上还是好好吃饭吧!

2.强迫孩子多吃
这一点几乎是所有的家长都会有的习惯,在饭桌上也是听到最多的一句话:饭还有很多呢!你再多吃一点!家长总是为了孩子能多吃一点而不择手段,不管是威胁还是恐吓还是博同情等方式,只要孩子多吃一口,家长就算使出浑身解数都乐意。
但是孩子并不傻,家长总觉得孩子没有吃饱,其实孩子自己能够感知到饥饿还是饱了。其实强迫孩子多吃,往往效果弊大于利。一方面,孩子经常在被逼迫的状态下吃饭,可能会让他对食物产生抵触心理,可能以后会出现不爱吃饭的情况。另一方面,老人言:“想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也就是说孩子吃到7成饱就差不多了。如果孩子吃得过饱,可能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容易造成积食等情况,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此外,如果孩子吃的太饱,不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会让孩子的大脑处于懒散的状态。
宝妈们,你家有在饭桌上教育孩子的习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