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人都是外行,别被忽悠了,退烧有到底是啥
真相常常是我们不会用,量不够和家长太着急是关键。
前几天去姑姑家,姑姑的孙子发烧了,表嫂和我说:昨天晚上发烧烧到39度,吃了药也退不下来,我让她拿药给我看。医生开的是布洛芬,建议吃3毫升,药配的量器是15毫升大的量杯。
了解到亲戚给孩子吃时严格按照医嘱,用量杯量3毫升,因为直接用量杯喂孩子不喝,就把量杯的药倒到勺子里,再用勺子慢慢喂,喂完之后再喂水。当时孩子还吐了一点点出来。
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喂养过程中经过几手的倒腾,药量早就不够3毫升了,也就只剩下2毫升了。
当时孩子也烧到了39度,表嫂刚想送孩子去医院,我说不要急,我帮你弄药给孩子吃,我把药倒了4毫升,让表嫂用勺子倒给孩子喝,喝的时候挣扎时还流了一点点出来。
吃了药没五分钟,表嫂就说:不行啊,还是很烫啊!我说药都没到肚子呢,药要到肚子再到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才慢慢起作用。这个过程专业叫“血药浓度”就是血液中的药物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可以起作用。一般这个过程大概是1个小时这样,而且孩子现在精神状态都不错,所以不用担心。
果然不出我所料,大概40分钟左右再给孩子量体温就是38度了。而孩子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接近平时不生病时的状态了。
每次在做科普的时候都叮嘱妈妈们:孩子在发烧的时候不建议用酒精,一来酒精有些孩子会过敏,二来酒精还可能会随着毛细血管进入到孩子的血液循环,有引起酒精中毒的风险。加上精退烧的效果其实跟温水差不多,所以不建议用酒精来退烧。
以前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发烧的时候用一个冰袋敷在孩子的额头上,说这样可以防止烧坏脑子,这个方面现在也是不提倡了。 因为小婴儿对于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冰袋放在皮肤上,我们大人都会觉得难受,更何况是孩子。温度变化太激烈,孩子会有非常不舒服的感……
而且婴幼儿大脑皮层和纹状体发育尚不完善,神经髓鞘没有成型,用冰敷的话容易诱发惊厥或者导致肺出血等不良情况的出现。
如果想用物理降温,最好是温水浴,给孩子用36-38度的温水洗个澡,用纯棉的毛巾给孩子擦擦,刺激体表循环加快。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好的话,洗上20分钟,一般可以让孩子的体温降上2度。

还记得小时候村里一个大哥说:感冒发烧就吃些辣椒,盖上被子,出一身大汗就好了。深以为然。上初中住校,有一天也发烧了,就想着大哥的这个方法于是就自己去外面喝了一碗粉(放了几大勺辣椒),回到宿舍盖上厚厚的被子,准备睡觉。
结果后来低烧变成高烧,喉咙没事变得喉咙发炎,直接到医院打针去了.........年少无知啊!
而现在也有一些奶奶说。孩子发烧就要给孩子多穿点衣服,出出汗就好了,事实上孩子发烧要穿一些舒适的透气的衣服,出汗了及时擦汗,天气太热的话建议开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