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6个月的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很多医生都收藏的知识

文 / 集心网络
2019-04-29 00:31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行人君子念三遍,

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朗朗上口的儿歌传达出了大部分新手家长们的心病——婴儿的睡眠问题。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婴儿白天的睡眠主要由年龄决定,夜间睡眠则主要受睡眠习惯的影响[1]。对于大于1岁的婴幼儿来说,连续睡眠时间越长,智力发育越好,而频繁的夜间醒来,则会使连续睡眠时间缩短,从而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2]。由此可见,在宝宝1岁之前,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帮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呢?

一、3-6个月的宝宝自行入睡

鼓励年龄为3-6个月的宝宝自行入睡,减少家长的睡眠安抚,和宝宝醒来后不恰当的安抚[3]。研究表明,家长过多卷入宝宝的夜间睡眠,如奶睡、抱睡、哄睡等,会使宝宝夜间醒来的次数更多,夜醒持续的时间更长[2],从而导致宝宝难以独立入睡,在家长不安抚的情况下无法继续睡眠,十分影响睡眠质量。

对于年龄不足6个月的宝宝来说,夜里需不需要叫醒喂奶呢?是让娃吃奶重要,还是让娃睡觉更重要?

实际上,喂养和睡眠都很重要,这两者是宝宝们生活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在此,小编建议家长们,要合理安排喂养宝宝的时间和频率,这样也能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不受太大的影响。

二、养成定期喂养的好习惯

如出生后1月,家长们要养成定时喂养的习惯,白天2小时喂养一次,夜间4小时喂养一次,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如此的频率,可以让宝宝养成规律的昼夜睡眠习惯。

年龄为4-6个月的宝宝已经不需要晚间进食了,如果家长们在这个阶段仍然频繁在晚间喂养宝宝,宝宝反而会因为摄入液体过多,导致夜间小便频繁,反而干扰了宝宝的平稳睡眠,容易造成宝宝出现睡眠障碍[3],得不偿失。

三、爱抚宝宝,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在宝宝哭泣时,家长可以简单地做一些安抚动作,比如口头安慰和抚摸等,动作要慢,次数要少,让宝宝尽量依靠自己平复心情。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增加宝宝的睡眠时间,还能减少家长的焦虑情绪[4],让家长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宝宝的睡眠状况。

基于睡眠调控的内稳态理论,当宝宝入睡困难时,家长可以推迟宝宝的上床时间,增加睡眠压力。比如宝宝平时晚上8点入睡,有些家长在7点时就会让宝宝上床躺着了,但此时宝宝可能并无睡意。如果推迟宝宝的上床时间,可能在7点半的时候,宝宝就困得眼皮子打架了,这时再让宝宝在床上躺下,趁着困意袭来之际,宝宝很快就会进入梦乡了。

家长可以在短期内使用这种方法,等到宝宝养成迅速入睡的习惯之后,再逐渐提前宝宝上床的时间[5],如此可以有效减少宝宝入睡困难和夜间频繁醒来等问题,还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除此以外,有些研究显示,亲子之间较多的肢体接触,有助于减少宝宝在夜间入睡时对安抚的需求[6]。因此建议家长们平时白天多一些和宝宝的互动,比如抚摸、拥抱、喂奶、喂食、洗澡等,给予宝宝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实际上,夜间醒来次数较多的孩子,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大多都能够重新回到睡眠状态,而大多数婴儿从5-7个月时就能够学会单独入睡了[6]。因此,宝宝们不依赖父母的帮助而单独入睡,是宝宝们在出生后的必修课。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宝宝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家长们要放松心态,不需要过多的焦虑,对婴儿的一举一动过分关注,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参考文献】

[1] Sadeh A, Mindell JA, Luedtke K, et al.Sleep and sleep ecology in the first 3 years: a web-based study [J].J Sleep Res,2009,18(1):60-73.

[2]王爱萍,孙莞绮等.夜醒与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11):1064-1068.

[3]何春,婴儿睡眠障碍与其供养情况的关系[J].中国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3,9(2):216-218.

[4]Middlemiss W, Stevens H, Ridgway L, et al. Response-based sleep intervention: helping infants sleep without making them cry[J].Early Hum Dev,2017(108):49-57.

[5]Gradisar M, Jackson K, Spurrier NJ, et al.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infant sleep problem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ediatrics,2016,137(6)e20151486-e20151486.

[6]韩芳,吕长俊.临床睡眠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4-10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