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物,真的会损害宝宝大脑,影响智力!
最近,身边很多朋友都来找我咨询一个问题:味精(鸡精)是否会伤及宝宝大脑?后来才发现,网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又悄悄流行起了“吃了XXX就会损害孩子智力“的言论……首先,所有人都要明确一点,不正当的食物选择的确是可以损伤宝宝智力发育的。但是,不代表网上流传的那些言论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先来一波辟谣:

猛地一看,好像说的很在理。但是谷氨酸虽不是儿童必须氨基酸,但却参与脑内蛋白质和糖的代谢,不仅改善记忆力的效果得到公认,而且还广泛用于临床脑部疾病的治疗中。而且由食物中味精转化来的谷氨酸很少,食物才是其主要来源,所以上述说法是不成立的。
P.S. 虽然上述观点错误,但是我们仍然不建议3岁以内的宝宝食用味精等调味品。尽可能多的让孩子体验食物的本味,这样不仅利于味蕾的发育,而且还会降低挑食、厌食的发生。
所以损伤大脑的关键在于锌供应是否充足,精加工食品和包装食品中锌含量仅能满足正常需要量的6.3%,所以,宝宝吃的食物最好来源于天然,因为加工越是复杂的食物,尤其是包装食品,锌的损失就越多。

宝宝的食物中切忌添加白糖,这点已非常明确,百害而无一利。因为添加糖很容易导致能量过剩,从而诱发肥胖、引起龋齿,而且还会增加宝宝胰岛细胞负担,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但是白糖并不会影响智力,家长只需注意用糖量,并且搭配合理膳食调节即可。

酸性体质是什么鬼?
酸碱性体质本身就是伪命题,人体内各部分体液都有独特的酸碱度(PH值),比如说血液的变化范围是在7.35~7.45,胆汁则是介于7.1~8.50。健康人的这些PH值都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因食物的种类和量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当然在某些疾病状况下,也是可以发生变化,常常被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如若真如网上所言,就因为肉吃多了,整个人都变成了酸性的,我猜那损伤的就不仅仅是智力了吧。
辟谣完毕,让我们一起来聊聊那些真的可能影响宝宝智力的食物和饮食行为吧!

尽管铝本身并非营养元素,但生活中却不乏其身影。如明矾处理的自来水,使用含铝膨松剂加工的油条、面包、蛋糕和粉丝,以及铝制炊具烧煮的饭菜,这些食物中都有一定量的铝。研究发现铝的毒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长期进食含铝的食物,不仅会引起记忆力下降,还会导致智力发育指数偏低。铅与铝可谓是一丘之貉,它可通过影响大脑的海马突触,从而降低宝宝的学习能力。
P.S. 松花蛋、爆米花、罐装食品中都含一定量的铅。

锌、钙、碘等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不饱和脂肪酸,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在智力发育中都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恰似构建大楼的不同原料,哪种营养物质的缺乏都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力发育。
另外,脑能量不足也诱因之一。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也会感到饥饿,尤其是童年期大脑能量的消耗约占身体所需的60%以上,加上大脑结构又很特殊,只有葡萄糖能够进入其中,因此也是唯一的能量来源。当奶制品,米、面等淀粉类食物无法提供足够的葡萄糖时,脑部就会陷入缺氧状态,表现出打呵欠、反应迟钝等情况,若长时间缺氧,则势必会影响脑部发育。

虽然咖啡因对成人大脑影响并不显著,但却会对宝宝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不要让10岁以前的宝宝食用或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对于宝宝而言,油炸和熏制食品还是不要接触为好,那些在保质期内的含有油脂的食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注意的是,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物是很容易产生过氧化脂质的哦!
那么有什么食物能补脑呢?
很多家长喜欢买所谓的山珍海味,认为它们最有营养,其实大家忽略的恰恰是身边,那些像家人一样支持着我们的食物。比如说大豆及其制品,谷类杂粮,芝麻,鱼、禽肉及蛋类,希望每一位宝宝都能拥有一个超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