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啃玩具,吃手能抓到的东西,是宝宝没吃饱?还是另有原因?
自从Able进入四个月左右,变得特别爱吃手,甚至抓住一切都先放嘴里,口水巾,妈妈的头发,小猴子毛公仔……而且津津有味,吃得“嗲嗲”响,以至于家婆总唠叨说是不是没吃饱,要不要搅些米糊给他吃。(虽然不止一次强调过,吃辅食是为了增加营养,而不是为了吃饱……)问题是,即使有时吃饱了奶奶,他还会吃一顿手手……为了更新家婆的育儿观念,我特地学习一番,顺道节省宝妈们的时间,在这里分享了:

宝宝为什么吃手
4个月到12个月是婴儿的口欲期,宝宝正在用小嘴探索世界。
宝宝从2个月左右就开始认知世界了,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开始发育,宝宝神经发育的顺序是从中心向外围开始,婴儿的口周神经比手的神经发育更早,“口”对于宝宝来说是探索世界的工具,通过口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环境。所以宝宝会碰到什么舔什么,这也是宝宝学习的途径!
口欲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阶段,只有得到充分的口唇刺激,才能满足宝宝的内在需求,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一般情况到1岁半左右,幼儿的发育快速,活动范围加大,兴趣转移就可以自行纠正。
4个月前的宝宝在吃手的时候,并不知道吃的是“手”,他在用口研究这个“物体”。这段时间,如果宝宝吃饱了,玩够了,睡足了,他仍然要吃手,可以让宝宝尽情吃,以满足他认知的欲望。

要不要阻止宝宝吃手
老一辈带孩子,看到孙子孙女吃手,怕吃手不卫生,可能会打手,或者看到吃玩具,会抢走等等,这样反而造成这些不好的影响:
1、延长口欲期
口欲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宝宝就会在稍微大点的时候暴露出问题来,反而会让“口欲期”延长。这是心理学上称为“过度补偿”的一种心理现象,会造成孩子在“口欲期”后仍吮指、咬物、咬唇等。过年期间我就看到一个大概六七岁的女孩子,同龄小孩都聚一起玩烟花各种玩了,这个小女孩却窝在奶奶的怀里吃手指,感觉太震惊了。
2、咬人的坏习惯
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的宝宝还很可能会养成咬人的坏习惯。不过咬人也不一定是口欲期的影响。
3、吃得更带劲
阻止的做法会让宝宝认为是在意他“吃”的这个行为。此时的宝宝不会懂得家长的在意目的是不让他去做,他只会觉得这么做你会在意他,于是他反而会吃得更有劲了。

也就是说,宝宝吃手啃东西是正常现象,不用强制性干预。但问题是,吃手,还可以把宝宝的小手给洗干净,但是没办法保证宝宝手边的东西都是干净可吃的,怎么办呢?
这里给宝妈宝爸们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注意身边物品干净
小宝宝身边不放太脏的东西,宝宝能够到、拿到、舔到的地方和物品,洗干净给他啃,布的都洗衣机滚,用婴儿洗衣剂,塑料的能烫就水洗开水烫下,不能烫就晾干,宝宝活动的区域,勤快搞卫生,扫地,扫地,还是扫地。辛苦一下老母亲了。
❤看紧些。
像纽扣、硬币、电池等等这类很小的物件,宝妈宝爸要收纳好,宝宝有一个细节敏感期,有时候会发现宝宝视力真好,会捡些我们大人都不会注意的小东西,只要不是太脏,不放嘴里可以不打扰宝宝,这样对培养宝宝的注意力还好。但像是小爬虫之类,就只能家长盯紧一点预防宝宝送嘴里“品尝”了。

❤训练抓握,转移注意力。
像我,自己DIY了一个床挂玩具系统给Able玩,既大大减少了吃手啃东西的频率,又锻炼了他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促进大脑发育,非常棒。还可以入手一个健身架给宝宝,宝宝可喜欢抓着玩了。
❤增加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小宝宝,这段时期不但不建议过早地断奶,反而推荐频繁的母乳喂养。这样能让宝宝在安全又可靠的乳头上过足瘾,自然就会降低对其他物品的啃咬需求。

❤妈妈爸爸多接触宝宝
妈妈或者爸爸可以通过多多抚摸、拥抱宝宝,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也可以转移一部分口欲期的需求。
❤准备“吃”的物品。
可以准备3~5样安全的玩具,比如咬咬乐、磨牙环做替代品,这样既满足了口欲期心理需求,又有助于乳牙的萌出,有利于语言发展。据说有个叫苏菲小鹿的牙胶不错,就是看了下相对来说贼贵。买牙胶注意选材质,避免用喷漆的,买回来用水煮一次,每次掉地上用水冲。我入手了一个花椒树干做的磨牙棒,绑手上拿着吃咬Able还挺喜欢,但没几天弄丢了……
干货聊到这里了,祝小宝宝们都快快乐乐地度过口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