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妈妈竟也忍不住吼孩子?—教你掌握亲子关系亲密无间的法宝!
前段时间,在浏览知乎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则案例。
一次,网友A带她3岁多的儿子去朋友家玩,结果孩子喜欢上了朋友家里的仿真98k模型,哭闹着要。本来,男孩子对这类物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A认为坚决不能养成孩子乱要东西的习惯。开始她还和孩子好好说“我知道你很喜欢对不对,但是这个不是我们家的东西,是不可以随便拿走的。”然而说也说了,共情也共情了,哄也哄了,孩子还是哭喊着要,一生气就冲他一顿大吼。

被温柔妈妈吼的孩子,心里充满委屈。
因为在孩子眼里,妈妈一向温柔待他,从来没有被责备或者是吼过,所以他当时特别委屈。好在事后妈妈冷静了几秒,跟他道了歉,孩子的情绪才得以平息下来。
显然,虽然网友A给人以温柔妈妈的惯有形象,但是在遇到需要和孩子耐心沟通的情况时,还是做出了不合适的行为,是没有合理做好情绪管理的表现。
那什么是情绪管理呢?“情绪管理”一词最先由因《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一书而成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研究员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提出。他认为这是一种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制合体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情绪管理是对情绪进行感知、控制、调节。
简言之,情绪管理是对个人和他人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即用对的方式方法,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人,生活在一个异常复杂的关系网中。而在众多的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极其微妙的人际关系。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影响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身心健康与发展。由于父母在这个关系中的角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日常那个生活中,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情绪管理得当,则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亲密无间,无懈可击;倘若父母缺乏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那父母的不良情绪就很容易导致孩子有失于相应成长阶段的正常表现,处处叛逆,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情绪管理在亲子关系中尤其重要。
当然,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再乖巧懂事,在一定情况下,也有呈现出熊孩子表现的时候,所以本案中素来以温柔示人的网友A情绪失控吼了孩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个时候,就需要起主导因素的父母做好情绪管理了。具体实施方法不妨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一、诚恳道歉。孩子尤其是三岁以内的孩子,在一些行为判断上不一定能及时作出做合理的选择。如果父母没忍住对孩子发了火,一定要第一时间跟孩子诚恳道歉,抱着他或者摸着他的头告诉他,爸爸/妈妈很爱你,刚才不该吼你,是爸爸/妈妈做得不对。

父母言行不当要及时向孩子诚恳道歉。
二、给自己一分钟时间,冷静下来。针对刚刚失控的情绪,父母要保持清醒,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通过深呼吸来让自己在最快的时间内冷静下来。
三、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个阶段既需要父母合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比如孩子想要别人的东西,可以告诉他这是别人的东西,你不可以拿走,不然这样就很不礼貌,爸爸/妈妈希望你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时,父母还要积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妈妈觉得你只是想看看别人的东西是怎么样的,对吗?

父母表达自己,还要引导孩子自我表达。
四、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还是坚持他最初的想法,这时候就要耐心地去转移他的注意力了。例如当孩子想要别人的东西,父母可以提议孩子用自己的玩具和别人互换来玩,但是玩之后要归还,或者引导他去办自己更感兴趣或者让他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说到底,整个情绪管理过程就是积极了解、耐心引导、表达爱的过程。父母在成为父母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一场奇妙的修行。这场修行需要付出足够的理解和爱才能帮助自己和孩子在健康和快乐中成长。

做父母就是一场修行,需要理解和爱。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拥有了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之后,你就掌握了处理好亲子关系的法宝,这样的亲子关系才会亲密无间,无懈可击。
不是吗?
我是个孕有二胎的全职妈妈,希望用千字万句来和大家分享孕产和育儿小知识,如果喜欢我,欢迎关注我@婷婷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