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待见”你,是你的这3个行为,伤了亲子的“陪伴感”
文|羊驼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当我攒够了失望,我就离开你”。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十分伤感,有点像情侣之间的悄悄话,但其实,这句话同样也适合亲子关系,了。有的时候,父母经常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孩子不待见父母,甚至会疏远父母。那么,究竟是哪些行为才会导致这些后果呢?
真真的爸爸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平时工作非常忙,有的时候,甚至整月整月都不回家,真真则由保姆阿姨代为抚养。在这种情况下,真真和爸爸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了。前段时间,真真要开家长会,但她压根就没向爸爸提这件事,而当爸爸也从家长群里才知道自己原来没有得到邀请一事的回到家后,他和真真大吵了一架,可真真却细数了爸爸的种种不端行为并控诉爸爸。
真真爸爸被真真的这一席话给震惊到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真真的心中居然是这样的形象,而当他仔细一想,又实在想不出自己之前的哪些行为做的不够妥当,如何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则成为了眼下真真爸爸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那么,家长究竟做出哪些行为时,会让孩子“不待见”并逐渐疏远家长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家长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陪伴感差,导致孩子的“不待见”?1.家长有一些不良嗜好
有许多家长经常有一些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赌博等等,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为会受到一些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对这些不良嗜好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家长,孩子也会产生这种情绪,久而久之,当父母无法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而孩子也无法进行劝导时,孩子就会采取一种疏离的态度来搁置该问题,同样,家长也就自然不会受到孩子的待见了。
2.家长总是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家长时间紧张、工作忙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因此,他们总把孩子扔给保姆阿姨看管。但其实,这种只生不养的行为是非常严重的,对孩子来说,虽然对方是自己的父母,但当他们总是没有时间陪伴自己时,孩子往往会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家长自然就不会受到孩子的待见,而与此同时,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嫌隙也会越来越大。
3.家长总是爆粗口
有很多家长脾气暴躁,当出现一些问题时,他们总会通过爆粗口甚至“拳打脚踢”来解决矛盾或者发泄自己的情绪。要知道,任何人都喜欢优雅绅士的人,而不喜欢一个满嘴脏话的人。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当孩子看到家长总是做出这种行为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疏远父母甚至“不待见”父母,这都是很正常的。父母只有改正自身的不良习惯,才能得到孩子的重视。

我相信,任何家长都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那么,家长想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究竟需要具备哪些重要条件呢?
二、好的亲子关系,究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1.父母一定要多花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要知道,家长要想和孩子增进关系,只靠空口说白话或者是通过“煲电话粥”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只有在陪伴孩子上面花更多的时间,孩子才能回馈家长更多,所谓的“高投入、高回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相反,家长如果总是打着工作忙的幌子来逃避所谓的亲子时间时,这样一来,亲子关系就很难达到一种融洽的地步了。
2.家长要逐渐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
要知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的行为,在某些程度上就直接决定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子。
因此,父母一定要逐渐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亲子关系才会更加的融洽,同时,也会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否则,如果父母总是保持这些不良习惯并且越来越严重的话,久而久之,必然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而孩子疏远父母甚至“不待见”父母就很正常了。
3.父母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来
要想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首先要学会做孩子的老师,所谓的“亦师亦友”则要先从互动开始,这句话就是说,父母一定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来,并从互动中体会一种独特的快乐。可以是在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也可以是在孩子参加社会实践的时候,父母只有参与进来并和孩子一起接受挑战,孩子才能会将父母视为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同样,二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密切。

要知道,细节决定一切,在家长努力培养亲子关系的过程中,究竟应该注意哪些小问题、小细节呢?
三、在家长培养亲子关系的过程中,究竟应该注意哪些小问题呢?1.家长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有的家长脾气非常暴躁,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够立刻看到结果。就是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这类家长经常对孩子没有耐心,催促孩子甚至动辄打骂,在这种情况下,无疑就是把孩子由一个极端推向了另一个极端,非常不利于关系的推进。家长对孩子一定要耐心、细心,并给孩子一定的缓冲时间,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非常缓慢的,跟家长的阅历经历不同,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比较了。
2.家长一定要多反思自己
要知道,家长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绝不仅仅只取决于孩子,更多的是,家长也要学会自我反思并逐渐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家长只有懂得反思并学会换位思考,亲子关系才能够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否则,如果家长只是一味的“指摘”孩子的过错,极有可能会让亲子关系无法得到推进,甚至会长期处于一种僵化的状态。
3.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在培养亲子关系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所谓的“将心比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家长只有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替孩子着想,孩子才能够逐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呵护,也会从那份体贴中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关怀。这样一来,关系也会更加的融洽。
相反,家长如果只是考虑自己又或者总是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必然会和父母产生更多的抵触情绪,矛盾也会与之而来。

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本来没有什么难以理解,只要父母努力做到将心比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并逐渐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孩子也会很愿意和父母亲近的。同时,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更牢固。只是父母愿不愿意改正,愿不愿意接受这个挑战罢了。
那么,您和您的孩子关系怎么样呢?他有没有“不待见”您呢?欢迎说出您的想法并和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羊驼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