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孩子真的可以变聪明(之五:智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医学人员发现,智商的高低其实取决于脑细胞与脑细胞之间所建立的衔接桥梁的数量。当一个人的脑细胞出现高量交流活动时,其的智商就会比一个脑细胞与细胞之间缺乏沟通的人来得高。这就是说,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针对性的智力训练活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达到提高智力的目的。

那么,哪些训练项目可以很好地促进智力发育呢?
这里重点介绍一个典型的项目——围棋。- 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称其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是数学变量最高级,是10的172次方,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把地球上的沙粒都数清楚,也没有这个数大,因此围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 被誉为“棋圣”的"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聂卫平先生说过:围棋是中国琴棋书画四大主要遗产之一,在琴棋书画里,对小朋友智力的开发和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显然围棋是最好的,超过其他的兴趣班。在1990年左右,我国搞了一次由上海某智力测试专业机构主办的“神童大赛”,让每个省出两个“神童”,国家围棋队出两个“神童”级的棋手,进行智商比赛。结果国家围棋队的罗洗河、常昊分别以160多分、120多分遥遥领先。另外,许多即使在围棋界没有攀上高峰的人转到各个大学去学习,都是其中成绩最好的。这说明,学围棋的孩子智力都非常高。为此,聂卫平先生曾在80年代找人做过一项社会调查,结果证明:学过围棋的少年儿童中三好学生所占的比例比没学过围棋的孩子高很多,平均成绩高十几分。
- 为什么学围棋会使人聪明呢?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是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他们的记忆力比成人要高很多,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持续发展的启蒙阶段。借助下围棋需要一眼看几步棋、瞻前顾后、谋划全局的思维特点,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综合判断和决策力,都会在棋盘上得到锻炼。而脑细胞只有通过高频率活动、彼此建立复杂联系,才能发育更快。因此,围棋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特别有效的一种途径。


- 看书学习。经常看一些训练推理能力的书籍,如侦探小说、益智类书籍等,或者做一些稍微超出自己知识水平的数学题等,可以促进人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 参与讨论或辩论。俗话说,理越辨越明。通过讨论辩论,双方思想发生碰撞和交流,既能彼此取长补短,也能激发自己思维的活跃,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
- 敢于质疑。通过对各种事物、观点的质疑,既可以帮助自己站在别人的思维角度分析问题,也可以完善自己的思维,促进孩子对事物内在关系的本质把握。
- 多参加一些益智活动。如,棋类游戏、智力答题、猜谜游戏、拼图、数独、以及训练手脚灵活性的活动,等等,等等,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
- 营造新环境。研究发现,面对新环境时,脑细胞会建立彼此的沟通联系以使人快速认识并适应新环境,无形之中就促进了大脑开发。比如,经常改变居家布置,不断更换新食物,让孩子不断接触新书籍、新技能,带孩子不断参观新的景点、博物馆,等等,经常让孩子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刺激其大脑经常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其智力开发就会大大加快。



开发孩子的智力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选取一两个主攻的益智活动,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经常引导孩子多活动、多看书、多思考,使其脑细胞多运动,才能更好地开发大脑,使孩子变成聪明人。
【欢迎关注“教育心理专报”,分享少年儿童教育心理实战经验、教育案例和感人故事,帮您解决教育心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