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特美育:幼儿的美术启蒙

文 / 爱特art
2019-06-13 10:13

儿童美术教育,需要对其了解透彻,才能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不同阶段的孩子美术教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画画的兴趣和持久性。那么,幼儿阶段美术启蒙,作为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爱特美育:幼儿的美术启蒙

2~3岁的孩子

幼儿阶段主要就是2-4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视觉感受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手脚协调能力还没成长完善。年纪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所以不能用大朋友的要求来要求幼儿。

幼儿美术启蒙可以学一下创意美术方面的知识,可以开发幼儿的大脑,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及思维创造能力。创意美术老师会从孩子的兴趣抓起,引导孩子学习画画,开发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创造力,学习创意美术的孩子更具有灵活的大脑,生活中更注意细节的观察。

长大后,就可以学习儿童画、水彩和油画等等;到小学阶段就可以开始学习素描等专业的美术知识。

所以幼儿的启蒙教育最重要是从玩中学习,学习中感受快乐。

关于幼儿美术启蒙,家长要本着适当引导但不必过多干预。因为幼儿很小的时候,由于他的年龄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发育健全,无法表达自身的喜好,如果这时候外加干预就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天性的发挥。

爱特美育:幼儿的美术启蒙

幼儿阶段正是对于事物最敏感的阶段也是感受自然,认知自然的初级阶段,也是孩子对于色彩最敏感的阶段,这个时候可以多给予孩子不同的选择,但是不要给予太复杂的色彩体验,毕竟孩子还处在认知的单纯阶段,还是要选择一些简单类的色块,培养初步认知。

可以简单教孩子如何握笔,或准备一些厚实的画纸以及各种颜色的蜡笔,甚至可以不用画笔,直接使用手指画颜料,让孩子们把无毒又容易清洗的手指画颜料蘸手上,再到画纸上涂鸦。

幼儿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有目的的通过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了,家长们应该抓住这一画画的最佳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待孩子可以拾笔作画的阶段,带孩子多亲近自然,接触一些丰富的色彩体验,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做画的场景,不受拘束的发挥艺术天份。不管他将来是否走专业绘画路线,这个阶段的天份放纵也是必要的。

爱特美育:幼儿的美术启蒙


如何教孩子画画

无条件的鼓励与支持很重要

一般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鼓励孩子大胆自由地在画纸上涂鸦,画什么不重要,画得所谓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自发的绘画体验过程。家长要聆听孩子自己对画面的表述与理解,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这样画,以及给予百分百的鼓励。

珍惜孩子独一无二的想象力

孩子开始学画画的时候, 杂乱无章的作品会令家长们有些担忧, 有些家长甚至会会迫不及待的想去教孩子去画一些具象的太阳、白云、花朵等, 这种心态是不太好的。 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他们就站在了原创的高点上。

他们以纯净的眼睛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从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原创作品,这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打破“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迷思,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这也是为什么本世界的伟大画家如毕加索、米罗等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艺术突破,及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转向原始艺术或儿童绘画寻求灵感,从而成就了他们的艺术事业。

爱特美育:幼儿的美术启蒙

不要拔苗助长

部分家长曾问:“老师,我们的孩子现在为什么不学中高考的必考项目素描,石膏像和油画水粉画呢,早起步早学会!”,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迫切希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想法违背了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

幼儿期孩子的手部小肌肉还无法灵活控制画笔进行精细的素描活动,也无法准确画出石膏大小的比例,让幼儿进行这些高难度的缺少趣味性的应试训练,只会给幼儿造成消极的绘画体验,挫伤幼儿的绘画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这些课程无异于拔苗助长。

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及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初步兴趣为主要目的。运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幼儿由没有习惯到有习惯,有不清楚到清楚,能辨别红、绿、黄、蓝等基本颜色,基本分辩上、下空间方位,知道用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和涂染的方法画出熟悉的简单物体,使幼儿从不会画到会画,从不愿意画到愿意画最后到想画。

幼儿能比较完整地画出有相对高低大小的大人和孩子,以及这些人物的正面和侧面,从单一的表现过渡到表现一定的情节等。鼓励孩子画自己想到、看到的事物。培养幼儿在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基础上进行独立作画的能力。发展幼儿连贯表现情节的技能。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导幼儿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作到涂色均匀。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爱好、开阔幼儿视野、丰富知识,应适当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欣赏一些幼儿能理解的美术作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爱特美育:幼儿的美术启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