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起运动


豆瓣高分9.1,国内累计观影人数将近12万人的电影佳作《海蒂与爷爷》,其实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自幼父母双亡的小海蒂,自小被姨妈收留,后来又被转送给爷爷。爷爷性格孤僻,执意要把小海蒂送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海蒂用真诚、善良打动了这个倔老头,爷孙俩相处融洽。
姨妈因为经济原因,背着爷爷把小海蒂卖给了白富美克拉拉一家。小海蒂同样用真诚融化了骄纵任性的克拉拉,两人结成好友。
这部片子,早在2015年就在德国上映了。上映后好评如潮,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风景旖旎的阿尔卑斯山风光、海蒂与爷爷的深厚亲情、小姑娘们的真挚友情,让每一个人都会在影片中收获感动。

但最打动我的,还是小海蒂的乐观和善良。父母的离世、亲人的嫌弃、贵族家庭的刻板教条,都未曾让小海蒂失去笑容。她如同一个小太阳一样,给周边的人都带来灿烂与光明。
我们经常说:“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之后,小海蒂仍旧能保持乐观对待生活,保持满满的正能量,不仅让我一个成人汗颜,自愧不如。如何才能像小海蒂一样,有着很强的抗压能力呢?
反思我们成年人遇到的很多生理和心理问题,比如失眠、肥胖、焦虑症、抑郁症、等等。虽然它们的外在表征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本能与现代社会的不可调和性。

还记得《海蒂与爷爷》影片中,那个一开始出场就坐在轮椅上的富家女克拉拉吗?她其实生理上毫无问题,是母亲早逝、父亲忙于工作,她没有得到关心才酿成了心病。
克拉拉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她结识了大自然的精灵海蒂,带她领略了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奔跑的乐趣。
影片的最后,克拉拉摆脱了轮椅,重新站立起来了,这一幕也让很多人泪奔。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运动已经成为儿童活动的主要项目。在上周末,朋友圈也已经被儿童体育运动给刷屏。
儿童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生长发育状况如何,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而达到健康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体育锻炼。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运动可以使人的身体强壮、健美,在培养儿童外在形体和内在生命素质,增强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方面,体育运动是其他任何教育活动都不可替代的。
学习成绩好,体育成绩差,父母满足于孩子的"主科"优秀,从不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由于从不参与课余的同伴游戏和体育活动,慢慢地与同学的交往越来越少,在同学中越来越孤立。结果,其心理出现偏差,以致影响了其他文化知识的学习。

在相当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心,这也是当代的独生子女所欠缺的。体育运动把具有相同爱好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在共同活动中通过互学共进去沟通情感,增加友谊;通过大家合作的共同力量为集体争得荣誉;通过个人奋斗达到理想的目标……有利于使他们的精神得到升华,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基础。
这正是为什么要让孩子爱上运动的原因。
长久以来,我们中国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惜赔上大量的金钱与精力,让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但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运动加强重视,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孩子在运动中,还有父母的共同参与,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父母的参与度越高,孩子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都会比他们独自游戏或者伙伴游戏收益更多。

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这也是亲子之间情感沟通的自然途径。
拼爹时代,与其说拼的是父母的经济实力,不如说拼的是我们与孩子的共同参与某件事的关注度。
体育运动对少年儿童来说,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简单的跑跑跳跳。现代体育观所倡导的是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综合发展,也正是儿童成长所必需的。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首先要提高他的健康素质,所以体育不该成为儿童教育的"盲点"。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一项体育爱好,请记得送他一个相关的礼物——比如一张球票,一双球鞋;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运动的习惯,请带他走出门去,从现在开始,给他更多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