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亲子教育:拒绝孩子,家长请不要再说“不”
当4-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所提的“要求”被拒绝后,通常会采取一些反抗形式来向大人示威。比如我家米米就会撅嘴瞪眼,故意大声走开,躲去另一间房或是窝在沙发上怎么都不愿起来,非得“吼”一声才会不情愿地起来。
其实,我们家长可以不用对孩子说“不”,更不必动火去“吼”。
当家长要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一定要冷静,冷静,再冷静!

一、语气要肯定,态度要温和
在亲子教育中,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明确。尽量用简短易懂的语言,温和地表达你的决定。如果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家长不要马上就说“不”,这会极大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应该和孩子平等地沟通,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答应他的这个要求,告诉他可能会带来的不好后果是什么。这样不仅能平息孩子的“未满足感”。还能帮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二、同样的事情,规则要保持一致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到叛逆期,家长还能掌控。无论是答应还是拒绝,最终还是家长说了算。如果家长心情好就同意,心情不好就拒绝,这样对孩子其实很不公平。孩子会茫然,他可能就会注意观察大人同意和拒绝时的区别,学会看你的脸色,迎合你。没有了统一的规则,慢慢地孩子也会养成不讲规则,按心情好坏来做事的性格。

三、两口子的态度保持一致
亲子教育是两口子共同的事,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如果妈妈不同意,爸爸同意,孩子肯定会从心里“更喜欢”爸爸。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耍小聪明,一有想要的,就去找爸爸,爸爸是“软柿子”好捏。而妈妈就成了“凶巴巴”、“不同意”的代名词。对于平衡的亲子关系是非常不利的。

四、用交换替代说“不”,让孩子知道要得到就要先付出
没有不付出就轻易能够得到的东西。家长可以把直接说“不”换成:你想要的我可以满足你,但是你得先做到XXX。比如孩子不爱阅读,就用这个来让他交换;如果孩子不喜欢做家务,也可以用这个来交换。这样既不伤孩子自尊心,还能锻炼他的弱势之处。

亲子教育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家长都是学生。
我是一个四岁半小男孩儿米米的妈妈。一路陪伴孩子成长,有一些育儿方面的亲身经验,期望能跟宝爸宝妈一起探讨、分享育儿之道。如果觉得我的文章令您有所收获,请收藏并转发给您身边的其他家长,让我们一起把孩子培养成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