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注意了!孩子大脑发育迟缓,竟是缺乏亲子互动
文/图 羊城派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瑛
快3岁的小宇(化名)自6个月起,就被爸爸妈妈交给老家的爷爷奶奶带,夫妻两人到广州打工,每半年回去老家看看孩子。
在小宇2岁9个月的时候,爸妈发现孩子不怎么爱说话,看起来也不如同龄的孩子机敏,于是带孩子到省妇幼检查看看。
经过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发现:小宇的总体智能发育水平目前只有正常幼儿2岁水平,其中语言能区仅达到1岁半正常幼儿水平。
这结果让爸妈惊呆了!孩子出生的时候都很健康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在不少医院有儿童发育评估的医疗服务
缺乏亲子互动,孩子智能发育迟缓
经过询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医师吴婕翎了解到:爷爷奶奶话都不多,而小宇也很“乖”,不怎么哭闹,所以爷爷奶奶忙着干农活就更不怎么理孩子。
缺乏亲子互动,这可能就是小宇智能发育迟缓的最大原因!
鉴于小宇其他检查正常,所以吴婕翎建议家长,先改善养教模式,按照早期干预训练方案,多与孩子互动,建立有效的情感连接。

每次做儿童保健的时候,多留意孩子的发育状况
可喜的是,进行早期干预-游戏措施3个月后,小宇到医院复查,儿童神经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总体只比正常同龄幼儿晚4.4月了,基本正常,孩子亲昵地贴着妈妈面颊,眼神也比较机敏了。
事实证明,按照医生安排的早期干预训练方案以及亲子游戏措施是卓有成效的,一家人没想到不用打针吃药,就是多做亲子游戏就如此快捷地解决了问题,如释重负。
母婴依恋质量影响孩子行为人格
0-3岁不仅仅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还是情感发育的重要阶段。吴婕翎主任指出,婴儿出生后即与父母,通常是母亲之间建立母婴依恋,这种依恋的质量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远期对其将来的生活、学习、婚姻以及人际交往以及适应社会都有重要影响。
这种依恋的安全感一旦建立,会愿意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会愿意尝试与别人交往。

0-3岁要建立母婴安全依赖
科学研究发现,有的婴幼儿由于缺乏耐心照料,没有很好建立母婴安全依恋,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婚姻、人际交往以及适应社会等诸多方面出现挫折导致幸福指数下降。
让一组数据来说话吧:2007年至2011年,我国优生优育儿童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21家医院进行了0-3岁早期综合干预协作研究,历时4年探索0-3岁健全人格的大脑培养方法和效果,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空白。
594个正常新生儿,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通过父母有计划、有目的的综合干预措施指导孩子,结果是:
干预组人格趋向总分比对照组高13.0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对照组降低8.31%,说明早期综合干预措施对培养孩子良好行为和健全人格趋向方面有积极作用;
干预组智力发展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分别比对照组高5.7分和6.0分,说明干预措施对孩子认知和运动有显著促进作用。
早期干预,还有一定的可塑性
吴婕翎嘱咐家长,对于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可有效促进孩子的体能成长、心理成长与脑力成长。现代社会信息更新太快,老年人体力不足,无法跟上旺盛活泼的孩子互动,所以建议,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婴幼儿大脑发育需要外界游戏及语言刺激
0-3岁是儿童最佳人生开端。3岁时幼儿脑重量已发育达到成人脑重量的80%,所以0-3岁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吴婕翎说,在孩子大脑发育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具有可塑性。
通俗地说:大脑缺乏外界游戏及语言刺激等,神经网络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反应自然迟钝甚至不能传达信息,这种功能与作用影响终生。
因为小宇早期缺乏语言刺激、玩具刺激、游戏刺激、运动刺激等,导致小宇在第一次测试中全方位落后。好在及时改变养教模式和进行有效早期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吴婕翎还指出,幸好在小宇出生后头6个月与母亲尚未分离,关键期内建立了有效早期母婴依恋,不然,孩子未来的行为和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小孩子需要感知刺激
Tips:科学早教的核心
科学早期教育的核心是保证充分合理的营养和运动,拥有良好健康状况前提下,生活在一个有丰富的感知刺激、能自由活动的安全环境和充满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
实习生 | 赖楚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