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文 / 亲子绘画心理学
2019-08-01 10:06
"

大家好,这里是头条号亲子绘画心理学,我是创作者小绘。

日前,呼格案真凶赵志红执行死刑。这则新闻一直社会关注度很高,近几年,打老师,学生跳楼等新闻很多,归根结底,都是心理问题所导致,为什么会出现打老师,杀师,学生自杀的现象,有没有什么办法提早知道孩子的心理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从亲子绘画心理学,来具体分析一下如何去感知孩子的内心。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作为学习型家庭的一员,我希望大家能认真的读完这篇文章并有所收获,后续会从具体的案列分析去带大家一步一步去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治疗愈合孩子在成长中所表现出的情绪,更好的去引导孩子成长。也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现在社会作为老师,家长,不论你做什么工作,希望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亲子绘画心理学,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看不见,摸不着,但唯独绘画能将看不见的内心世界表现在纸上。很多家长都会有以下问题和困惑,我们家的孩子画什么都不像,总是乱涂乱画怎么办?我们家的孩子很有画画天赋,很喜欢画画,我是不是得给他报一个兴趣班儿?老师我怎么才能够保护孩子的绘画兴趣和想象力呢?老师,我们家孩子刚刚一岁总是拿着彩笔满墙乱画,我应该怎么办呢?看完今天的分享文章,你的心里会有一个有答案的。今天的分享分为四个部分。将从亲子绘画的初步认识,误区,各年龄段不同的发展特点,家长如何做几个方面分析,真正的了解亲子绘画,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首先认识亲子绘画

1、亲子绘画的几个误区

简笔画、模仿绘画、电脑软件填色画,幼儿园的环创图画,这些都是我们幼儿儿童绘画常见的四种类型。这些所谓的美术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照葫芦画瓢,僵硬死板,毫无生气,这些所谓的环境创设贴纸墙糊。粗糙而简陋,大红大绿。这些都和美术教育毫无关系。他们不过是冠美术之名,穿上了美术教育的外衣,取悦家长和自己的领导,其实是对孩子的美术素养还有创造力极大的扼杀,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如果我们去对比成人简笔画和小孩子的简笔画。我们会发现儿童眼里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他们的表现方式和成人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想要指导和支持才能绘画,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亲子绘画?

2、什么是亲子画

亲子画就是儿童画,孩子才是绘画的主体,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每一个阶段绘画作品都会不断的变化,绘画作品会优化的越来越逼真,当然这种逼真是跟孩子的认知发展相关的哦,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教出来的,否则我们只会破坏了孩子的认知发展。亲子画我总结了两层含义,一个是画图形和图像,就是我们眼睛所看见的内容,第二个就是绘画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意义和思想。亲子画是孩子内心最直接的体现,孩子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经验,认识,思想和情感,是表述自我的重要工具。

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3、绘画是孩子的认知活动

三岁左右画画一般只会画人的。画一个大头,三岁半以后的话就开始有身体。这时候呢,孩子也开始有情感了,五岁的时候也就开始有故事了,孩子六岁画面的故事就会非常丰富。随着年龄的成长,他们的画画会越来越好,表达起来也越来越成熟,我们仔细看这些画会发现这是认真发展的过程。画就是孩子观察的,如果某部分没有被划出来或者画的不好,不像并不能说明孩子不聪明,也不能说孩子的绘画技术不行,而是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比如有的孩子刚开始画人像的时候不会画人的脖子。正是因为从孩子的角度看大人的时候,他们确实看不到大人的脖子,所以就没有办法画出人的脖子,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和老师给孩子把大人的脖子画出来,或者把人像所有的部位都告诉孩子。让孩子去模仿去画。就很可能破坏了孩子的认知秩序,不利于孩子的认知发展。有的家长看孩子画的不好或者不像,就忍不住去教孩子如何画,孩子绘画的时候,给孩子要求或者压力,这样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认知和秩序。这个认知的发展和秩序就像我们的蒙台梭利说的,认知秩序是没有办法教给孩子的。我们只有等待孩子慢慢的长大发展出来。

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儿童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感知活动为基础,对信息和经验的加工和处理。

4、亲子绘画即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绘画能反映出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孩子很随意,很自由的绘画更能帮助孩子表达内心世界,而这个方式恰恰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的情绪和感受,这种自然的表达能缓解孩子内心情感的冲突,从而会达到治疗愈合过去的创伤,这里引用一副画来看一下。

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用白色粉笔画出了自己的梦想

三亚会议-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用白色粉笔画出了自己的双腿,这就是他潜意识里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感受,很简单的一笔表达出自己潜意识的梦想和自己的内心情绪,不用说,一看就很明了。很自然,再来看一副很著名的摄影作品,有些朋友可能看到过这张图,很多心理学工作者常常会用到的图片。

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战争中的小女孩用粉笔画了一个妈妈

战争中一个小女孩失去了妈妈,在这种情绪下,孩子拿着粉笔在冰冷的地面上画上了自己的妈妈,并且睡在了妈妈的怀里,从画面可以看出,小女孩把鞋子脱在粉笔画妈妈的脚下,自己蜷缩在妈妈的怀里,能看出来孩子内心是很缺乏安全感和恐惧的,通过这个粉笔画,孩子的潜意识焦虑的心情得到了释放和缓解,这就是孩子天生的一种自我绘画治疗愈合情绪的方式,所以,在这里需要普及一下,画画是每个孩子天生就具有的能力,也是每个孩子拥有的权利,在下一期我会继续分享一篇文章来讲述这个问题,如何去保留孩子的这种原始自我缓解情绪的绘画能力?如何不扼杀孩子自我认知的情绪?继续看下文,答案就在其中。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的掌握和了解,帮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方法唯有亲子绘画。来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二部分、亲子绘画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

具体我们通过一幅图来看,1-2岁 是开始幼儿绘画的时期,主要以涂鸦为主,2-4岁孩子的涂鸦就有了目的性,开始出现封闭的线条和圆圈,孩子可以将他们的涂鸦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画也就有名字了,可以画妈妈爸爸了,就是绘画中有了写实的成分,4-6岁随着认知的增加,就开始有理性的成分在绘画里,孩子可以画出事物的基本特征,他们更想画出爸爸妈妈能看懂得图形和图案了。7-12岁,这个年龄孩子开始了小学生活,你会惊奇的发现孩子画的越来越像了,之前读书了解过,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每个人的绘画水平就会停留在12岁,不会自发的持续发展,视觉写实,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就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了,绘画会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在这里结合自己经历深有感触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

第三部分、要不要教孩子绘画

有些孩子喜欢用黑色表达被压抑,蓝色表达对抚养者控制他们的焦虑,甚至有的孩子吧,就用很多故事表达内在的匮乏,缺乏安全感。用树叶表达难以控制的情绪。把人的腿画的很长,表达自己想要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掌握亲子绘画是最好的,这样我们就能很好的在亲子绘画中读懂孩子的潜在意识,在亲子绘画互动中及时的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早的进行沟通处理,这样在孩子以后的发展中不仅让孩子得到了情绪释放和缓解,也就会避免很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情绪发生,在以后的分享里我会教给大家,让大家快速的掌握这门技术。

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一到两岁幼儿就开始画画了。形式呢是以涂鸦为主。开始涂鸦其实并没有什么,他们只是享受从手臂运动中感受到那种快感啊。朋友家的二宝现在是不到一岁。就能够把一盒彩笔挨个开开,然后四处乱画挂得满墙都是。说明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掌握控制绘画,控制画笔的一些经验,建立他们的协调能力和控制感。所以说。我们该不该让孩子画的,肯定是要让孩子画得。我们怎么办?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绘画的环境和工具,比如大的画纸,或者是一整面能够绘画的墙。提供画笔是越小的孩子的话,他的画笔应该是稍微粗大一些的,因为这样便于他的抓握。如果你有条件的话,你可以准备一面白墙给孩子画画。等到他长大了以后,比如两岁以后,你就可以把这面墙再刷白了。两到四岁的儿童呢,儿童的涂鸦就有了目的性,开始出现锋利的线条和圆圈,三岁的孩子就开始画人了,可逗人了,基本上就是一个大脑袋哈,整体由线条组成,这个时候的家长不要问孩子为什么不画耳朵,这样不好,其实这是孩子一个非常正常的认知发展的过程。孩子画出来的就是孩子观察到的,家长只需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绘画的故事就可以了。

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我个人建议哈,我认为孩子不适合过早的学画画,如果要学的话就一定要找有亮点,特色,适合孩子们的正规机构来学。当然后面有关于行不行和怎样选择一些详细介绍,关注我,后续会更新更多亲子绘画价值知识,也会分享一些经典的房树人绘画案列来进行分析学习,也会分享简单有趣的亲子简笔画,简单易操作的亲子互动小游戏,亲子绘画实际操作等市面需要花钱去学习的绘画技法。

第四部分、父母如何支持儿童的绘画活动

尊重孩子的创造动力,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增加孩子的阅历,在这里亲子和绘画之间才显得尤为重要,亲子绘画,顾名思义了,父母参与到孩子的绘画活动中,形成互动的局面。

在这里也要求父母掌握一定的解读,评价儿童绘画的方法和技能,当然了,不懂没关系,关注亲子绘画心理学头条号,在这里我将带你从零开始,一起学习,读懂孩子的绘画作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解读孩子的绘画,第一了解儿童绘画的发展特点,第二观察和记录孩子绘画过程中的表现,第三,了解绘画心理投射的知识,第四,画完以后,让孩子讲述以下自己的作品,最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孩子的绘画作品。

家长速看,亲子绘画误区盘点,掌握绘画心理学,愿人间再无呼格案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给大家一些实质的建议和分析,如果对亲子绘画,简笔画或者对文章有什么不明白,希望能留言评论,我会一一进行解答,后面也会继续分享亲子绘画和亲子绘画心理学的相关干货,熬夜创作不易,你的点赞和评论将是我持续分享和创作更新的最大动力。

其实孩子从一岁开始就要涂鸦,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什么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岁了就不会画画了呢?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只有老师教了才会画?老师不教就不会画了呢?我们之前提到孩子是亲子绘画的主体,绘画活动是儿童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且孩子们利用绘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为什么教育者要教儿童画画?画画真的不教就不会画了吗?我们可以让儿童自己探索画出绘画作品吗?我们为什么要教?其实我在平时就问过很多老师。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孩子总是画的不像,看到孩子画不出什么东西,老师们非常在意作品的美观,画得像不像,所以很多教师就会选择给孩子范画。教孩子画固定的内容。首先是用画的像不像评价孩子的作品,就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忽视了孩子绘画发展的过程。想不到儿童长大直接要发展的结果,所以说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这样长期下去,孩子会逐渐变得没有思想,没有自主规划的能力。你让我画什么我就画什么。一些家长和老师已经意识到了,淡化并不是理想的做法,儿童绘画就是让儿童自由表达。他是主张自由互换的,家长和老师也会考虑。在儿童画中,老师到底应不应该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作用?教也不行,不教也不行,所以让老师很纠结。其实想解决这个纠结,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就可以了。一是澄清认识。通俗易懂的表达让孩子认识,不是我们去强加给孩子自己的认识的。第二部分的是深入了解幼儿艺术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前面也提到了。明确成人要为儿童艺术活动提供有效的知识,如何支持?孩子的自主表达并不等于随意表达,孩子需要掌握的色彩形状,肌理质地等美术的相关要求,也需要掌握规律与关系的,理顺他们需要认识各种颜色图形线条等。也需要有运用这些要做的能力,所以这些是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教诲。在一个要培养孩子艺术素养。这是提升绘画能力的一个核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喜欢懂得体验和创造。喜欢就是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积极的态度。影响让孩子喜欢画画。懂得就是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理解这些美术的词汇,能够欣赏艺术,体验和创造就是体验艺术活动带来了快乐。通过自己的方式把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

好了,这篇文章就分享到这里,这里是亲子绘画心理学头条号,一个分享亲子绘画干货,有温度的头条号,我是小绘,欢迎大家互动,一起学习。

文章最后,分享一个亲子绘画小游戏,画出孩子的心情日记。

第一步,准备一张纸,拿出铅笔。

第二步,从高兴,喜欢,讨厌,害怕等情绪,可以每次都不一样,最好是正面,负面的都有,从这几种情绪中选两道三个情绪。

第三步,让孩子对应情绪的感觉,想到的是什么样子,身体的感觉怎么样,画不好没关系,鼓励他画出来。

第四步,让孩子把画好的作品编成故事讲给父母听。

".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