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妨给孩子补堂体育课

文 / 出海经风浪
2019-08-03 17:13
"

暑假,不妨给孩子补堂体育课

近年来,中国孩子体质差,孩子跑步跑成骨折之类的消息不绝于耳。据有关部门近期对青少年健康监测显示: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加。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且成普遍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孩子课业负担过重,锻炼时间不足。比如一个小学生,周一到周五是应付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周末要准备各种类型的家庭作业,任务量更大,而且周末父母不辞辛苦地带着孩子穿梭于奥数班、英语班、书法班等,结果孩子非常疲惫,不但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

父母要转变观念,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益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成绩。父母要陪伴和督促孩子进行运动,而不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

暑假,不妨给孩子补堂体育课

体育锻炼:强身又健心

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体育无非是强身健体而已。真是这样吗?

从智力上讲,体育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生理刺激,对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虽然是以身体运动为主,但通过走、跑、跳、钻、爬、攀等活动方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思维和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协调发展,是开发孩子智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智力以外,体育的意义更为深远和神奇;体育比赛可以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体育对抗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团体项目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协作,耐力项目可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竞赛中获胜的一方,可以从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不小心暂时失利,也可以引导他们不息进取、迎头赶上:就算不愿意跟人比,自己蹦蹦跳跳出身汗,至少也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舒缓紧张神经….

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实在有太多角色可以扮演。在这多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也能得到有力的推进。

智力、心理、品质、社会化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家长最为关心的孩子的素质,而在体育里面,都能找到它们的因子。

暑假,不妨给孩子补堂体育课

如何培养孩子的体育精神

注重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

体育和学习不同的是,体育更需要兴趣。学习虽然也需要兴趣,但往往迫于学习压力,孩子们也不得不努力学习。而体育常常让身体辛苦,如果没有兴趣,孩子们很难坚持下去并形成习惯。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在观看中培养兴趣。

多教给孩子体育技巧

体育运动中有很多技巧,如果不能掌握技巧,做起来就困难,也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越是没效果孩子就越不感兴趣,这样兴趣更不易形成。相反,如果父母能教孩子一些方法,他能越做越好,就会不断给自己鼓劲,这样兴趣容易培养。

挖掘家中的运动资源

父母要做个有心人,挖掘生活中的运动资源。例如,住高层的家庭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大人和孩子一起爬楼梯。有了一定的基础时,还可以来个爬楼梯比赛;利用床铺代用垫子,做收腹举腿,仰卧起坐、压脚腕、劈腿等活动:利用墙壁、窗台做些压腿、压肩、靠腿、踢腿等练习等等。

帮助孩子找一个或几个同龄运动伙伴

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快乐,有时候他们和父母在一起运动感觉索然无味,但是和伙伴在一起,哪怕只是蹦蹦跳跳也能跳出乐趣来。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家庭周围帮助孩子找几个同龄的运动伙伴,让他们经常见面,经常一起运动。

把运动与游戏结合起来

儿童是喜欢游戏的一群人,如果父母能把运动和游戏结合起来,给孩子游戏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跑跑跳跳、追追赶赶、躲躲藏藏,不仅可以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还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

和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者运动节目

有些父母不喜欢看运动类节目,也不喜欢观看体育比赛,但这却是让与孩子沟通、培养他们运动习惯的有效途径。在共同观看中,父母往往能发现孩子的体育兴趣,从而抓住兴趣慢慢培养爱好,最终形成习惯。

设计一两项家庭成员的共同运动项目

最好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参与家庭运动,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运动习惯。家庭成员在一起玩,会增加很多乐趣,还会增进亲子关系。对运动项目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行,爬山、踢球、跑步、散步都可以。

见缝插针做运动

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榜样,见缝插针进行运动。即使是看电视,也可以让身体动起来:伸伸臂、扭扭腰、单腿站立练练平衡力、做蹲起练习,健美腿部和臀部….只要脑子里有了运动这根弦,每个人都能想出见缝插针、一举多得的运动办法。

暑假,不妨给孩子补堂体育课

对症选择运动方式

怎样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呢?

1.孩子不太合群,不习惯和同伴交往:建议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改变孤独的习性。

2.孩子有些胆小、做事怕风险、容易害羞:建议选择游泳、溜冰、滑雪、拳击、单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具挑战性的项目,从而不断克服害羞、胆小等心理障碍,战胜困难。

3.孩子经常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就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拳击、跨栏、跳远、跳高、击剑等活动,这些项目对于锻炼孩子的果断性具有很大作用。

4.孩子性情急躁,爱冲动:最好能多带孩子参加下棋、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射击等需要考验控制力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益于稳定情绪。

5.孩子的自信心不够强:可以选择跳绳、俯卧撑、做广播体操等活动。坚持锻炼一个时期后,你会发现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6.孩子做事不能正常发挥,容易紧张:多带孩子参加、观摩一些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锻炼孩子冷静沉着应对比赛的能力。

7.孩子好逞强,爱自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项目如跳水、体操等,也可以给孩子找几个对手,让孩子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

暑假,不妨给孩子补堂体育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