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男童清空爸爸7万元购物车”:都市家庭的金钱教育有点尴尬
作者:皎洁的后青春时代
最近一则新闻上了热搜。
山东潍坊一名六岁男童,趁爸爸不注意,一键清空了爸爸的淘宝购物车,共计花费7万多元。天女散花般纷至沓来的快件,让爸爸崩溃了。后来,爸爸挑选了一两件留下来作为妻子的七夕礼物,其余全部紧急求助客服退了货。最后,闯了祸的熊孩子被爸爸罚抄作业300遍了事。

这则新闻曝光后,网友们一边倒留言要好好教育这些“不知柴米贵”的熊孩子。
但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来,孩子清空父亲购物车只是一个模仿性行为,跟认知缺失似乎无关;
二来,爸爸竟然在购物车里储存了7万多元的货品,说明这个家庭网购频繁,已经成为重要生活内容。如此环境下,孩子的节俭意识如何形成?
三来,网购以及刷卡等无现金生活成为主旋律的当下,孩子如何拿钱当钱?
四来,用罚抄作业300遍作为惩罚孩子手段,似有导致孩子厌学之嫌。
关于如何正确处罚孩子暂且搁下,只说如何让孩子懂得金钱来之不易,就很难。
一个都市白领或中产家庭的孩子,饭菜讲有机,剩饭剩菜,穿了一年的衣服,除了姥姥奶奶,别人大概不会再动了;保姆小时工以及外卖小哥成为家庭常客;旅游,观影,听歌剧,看画展都列入家庭计划;玩具,衣饰,汽车的品牌是幼儿园小朋友之间互相交流的内容;再别说学区房,国外游学,国际学校,这些都跟孩子们息息相关,他们对相关情况门清得很。
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绝对知道金钱的作用,但你叫他省吃俭用,似乎有点难为他们了。

曾经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打工母亲在地铁上狠揍一个五岁女孩,因为她把五元的地铁票丢了。旁人劝她算了,那位母亲哭着说:“我一天打工才赚20元,五元钱就是我娘俩一顿饭钱呀!”这样家庭孩子肯定懂得节约每一个铜板。
还有一个意识形态问题,当金钱为硬核的物质精神消费,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阶层标志,你让孩子珍惜物力,可能吗?
家境越艰难,越不能亏着孩子,当穷孩富养蔚然成风,你想让家长教育孩子勤俭持家?开玩笑吧?
如果泛泛谈对孩子的金钱教育,有点“不食肉糜”,不切实际。因此,不同阶层和家境,对孩子的金钱教育应该有所不同。
白领及中产以上家庭,重点对孩子讲明有钱花在刀刃上。钱虽然不短缺,但也要合理使用,该花的别含糊,用钱买健康,买成长,买时间,让钱生钱。但不该花的一分不花,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复消费,无意义的攀比等等。让孩子从小学会用心花钱。
对贫困家庭,应把重点放在对孩子的励志教育上。为了改变家庭状况,为了给家人治病,为了实现自己某项美好愿望,从小发奋读书上进,争取学业有成,成为时代骄子,并且带着家庭实现共同富裕。

除了有针对性教育外,还要在以下共性方面花心思:
建议一,知道金钱来之不易。有意识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场所去参观体验。看到家长和叔叔阿姨们紧张忙碌,废寝忘食,死磕一个难题,为了拿一个单费尽心机的艰难困苦,明白每一分钱都是心血换来的。随时随时随地结合路边摊,环卫工,家政工以及消防员交警等身边常见岗位人员,体会挣钱养家的不易,学会珍惜。
建议二,树立不劳动者不得食观念。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清晨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许多日本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零用。美国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非常酷的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意识,在孩子们头脑中扎下了根。
这些都值得借鉴,要让孩子懂得,想获得必先付出。让孩子学着做家务,帮助人,做公益,利用空闲假期勤工俭学。从小培养劳动意识和自食其力的好品德,避免称为啃老族。

建议三,尊重劳动珍惜物力。
一次端端翘起脚吆喝奶奶给他刷鞋,妈妈看见一通教训,让端端给奶奶道歉,然后用谦恭的态度,请奶奶帮忙刷一刷鞋子,并说了谢谢,妈妈才放过他。
暑期端端跟父亲去比格披萨吃自助餐,端端捡了一大盘还要再去拿,被爸爸制止,要求他吃完了盘里的再去拿。果然,面前的一盘都没吃完,还是爸爸帮忙才消灭了。爸爸带着端端悄悄来到后厨观摩,当看到烤饼叔叔汗流浃背,切菜阿姨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时,端端被深深感染。带孩子多看看广场上捡垃圾的清洁工,看看田野里的农人以及各种劳动个场景,让孩子从小养成尊重劳动,珍惜物力,勤俭节约的好品格。
建议四,建立初步的理财观念和能力。
告诉孩子,BTM里的钱不是凭空流出的,是家长辛勤劳动挣来,存放在卡里,用来支付生活所需的。
告诉孩子“积谷防饥”的传统美德,不奢侈,不狂傲,低调做人。
告诉孩子,钱可以生钱,帮助孩子建立银行储蓄账户,把零用钱积攒起来,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并且慢慢学着理财。

建议五,进行发奋学习的励志教育。富不过三代,越富裕越要努力学习和打拼,防止坐吃山空;清贫者更要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打破阶层桎梏,实现个人价值与阶层跃升。
市场经济金钱为王时代,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需要用心用脑。
除了自己努力工作为孩子做出榜样之外,还要努力教育孩子,从小对金钱保持一种正确清醒的认识,懂得金钱的作用和途径,以劳动为荣,以奉献为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造者,而不是骄奢淫逸的败家子和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作者:教育达人,头条号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
本头条号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亲子沟通如何说)一起,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