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塔有多残忍,你肯定想象不到

文 / 琴谈历史
2019-09-24 09:02

清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张照片是一位外国摄影师在福州所拍摄的,可能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感觉应该是一座寺庙或者祠堂。但这其实是用来丢弃女婴的地方,在清朝末年,很多老百姓由于养活不起那么多孩子,便修建了这样一座塔,哪家哪户有不要的女婴就会将其扔进去,任其自生自灭,因此,这座塔也叫弃婴塔。


在清末,歧视女婴的思想非常严重。在晚清的时候,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丢弃女婴的弃婴塔。任由那些女婴自生自灭,因此也是形成了一道荒野奇观。

其实那个时候,大家的生活都比较困难,如果生下来的是儿子,能够传宗接代还行,如果生下来的是个女孩,人们养不起,也只能把孩子丢进湖里,或者是用被子捂死。其实在古代书籍当中,就有关于这一现象的记载。弃婴来自哪里?据分析,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弃婴,主要有三大因素。

第一,婴儿有生理缺陷。

自强制婚检取消后,婚检在各地普遍遇冷,“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第一道关口出现了松懈,新生儿先天畸形人数出现增加趋势。这是到目前为止,医学界人士所得出的引发弃婴事件的第一大原因。

第二,“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作祟。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而现行计生政策只允许生一个,两者之间的矛盾难以处理,有的人“见男就留,见女就弃”。

第三,性教育薄弱和缺失。

导致弃婴问题的第三大因素,是性教育的薄弱和缺失,城市流动人群和青少年正成为非婚生育乃至弃婴问题的两大高发群体。

另外,据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分析,不少城市居民因自身经济条件有限,而他们知道患病弃婴最终会进入社会福利机构受到保护,因而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弃婴”遗弃,这也让民政部门非常头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