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该说的话 , 并不是教育失败的根本

文 / 太平洋亲子网
2019-12-18 10:14
"

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各种育儿教育的文章层出不穷,经常能看到类似于“这些话千万不能对孩子说”、“最伤害孩子的事是这些”、“这样逗孩子就毁了” ...... 内容多是关于父母对孩子的不当言行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简单的总结分类大概如下:

那些不该说的话 , 并不是教育失败的根本


揶揄孩子“小气”、“胆小”、“开不起玩笑”

在外人面前把孩子的糗事当笑话说,如果孩子不开心了,还说孩子你怎么这么小气or开不起玩笑;或者在孩子不情愿的情况下给亲朋好友表演(唱歌跳舞弹琴背诗等等),孩子不肯还说孩子胆小害羞甚至没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开空头支票,“如果....就...”

考试考满分就奖励一个游戏机/布娃娃期末考到前三名就带你去XX地方玩,结果兑现的时候各种理由或者干脆忘了;口口声声说“我们家是民主平等自由的,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大方跟爸妈说”,结果嘴上答应不偷看日记/信息,结果被发现偷看还振振有词“你没有秘密怕什么被人看”;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谎言,透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让孩子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那些不该说的话 , 并不是教育失败的根本


把“都是因为你”当口头禅

“妈妈的病都是给你气出来的”,“看爸爸的白头发,都是为你操心操的”,“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是为了你”......看似在说自己有多爱孩子,实质上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使孩子的自我认同感急剧降低,让孩子内疚/不安,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企图用这些话来教育孩子结果往往是失败的,不仅不会产生正面影响,相反还容易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因此,许多父母对此也深有感触,会尽量在生活中克制自己,避免对孩子说出类似伤害语。

但事实上,大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真正伤害孩子导致教育失败的其实不是这些不该说的话。

如果父母不小心将承诺过孩子的事情忘了,能马上意识到错误,及时跟孩子道歉并作出积极补偿,那么就不会让孩子对父母丧失信任。相反,孩子还能学会什么是理解和体谅。

如果父母足够尊重孩子,在生活中给与孩子足够的鼓励、信任和安全感,一些被认为伤害性的话,并不会轻易地脱口而出,就算说了做了对孩子也不会产生那么大的负面影响。

那些不该说的话 , 并不是教育失败的根本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老子》第五十八章

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事物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采用不同的教育角度和方式,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就会不同。

教育的关键还是在于,父母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是否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敢于承认错误承担后果,给与孩子足够的尊重、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如否,即使将所有会对孩子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话都记下,克制自己不说,也不见得能教育好孩子。由于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导致的能对孩子说出的伤害话语防不胜防,克制了这句,另一句又会以不同的形式被表现出来。

最失败的教育,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是对孩子不正视的态度和不重视的沟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