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词启蒙教育怎么做?诗词女神叶嘉莹用她95年的人生告诉你
今年5月份,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校友会上捐赠了1711万元,引起了大众和媒体的关注。
很多人可能凭借这件事才知道叶嘉莹这个人,而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她是古诗词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她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在2018年,她就拿出毕生积蓄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

颠沛流离而又传奇的人生
叶嘉莹先生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
1948年叶嘉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在多所大学任职教授古诗词。
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1969年, 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979年,回国传授古诗词文化。
一直到现在95岁高龄,她依然走在传播诗词的路上,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贡献。

这样一位徜徉在诗词歌赋之中、才情纵横的学者,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会有一个粗鲁淡漠、性格乖张偏执的丈夫。
《朗读者》中董卿采访她:“一般作为年轻的爱诗的女孩,在诗里面会有关于爱情的描述。为什么在您这个诗篇当中,这部分是缺失的?”
她说:“因为我没有交过男朋友。”

因为她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特别好,总是班里的第一名,老师们都很喜欢她。英文老师的堂弟赵钟荪,当时没有结婚,英文老师就从中牵线。当时,赵钟荪经常请假去北京看她,她为他的痴情感动,后来两人就结婚了。
婚后,她经历过从大陆到台湾,从衣食无忧到贫困穷苦,从生育孩子到大女儿车祸去世,叶嘉莹先生凭着对古诗词的一腔热爱,不仅战胜了所有的艰难困苦,而且在古诗词方面的修养也越来越高,在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成为客座教授,用英文传授中国诗词文化。而她的丈夫却变得越来越懦弱、乖张:不出去工作,脾气暴躁。
而伴随她一路越过这些国仇和家难的精神支柱,就是对诗词的无限热爱。她说:“诗词是支撑我走过苦难的力量”。

艺术需要感知,诗词培养应该童幼年时代开始叶嘉莹先生说:小孩子记忆力强,多背诵一些经典,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叶嘉莹先生说:小孩子记忆力强,多背诵一些经典,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叶嘉莹先生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3岁开始,家人就教她背《唐诗三百首》、《论语》,可以说,她的童年是在古典诗词浸润下成长的。
幼年时代的背诵可能对诗词的内容并不理解,但是,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它内化为自己脑中的一部分,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他遇到一个风景,一件事情,就忽然会明白那首诗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完全无法用其他语言形容。
当他看到眼前的美景的时候,懂得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他想表达个人的志向的时候,可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他不得不面对离别的时候,会潇洒地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儿童时期学诗词的其他好处- 古诗的韵律感会刺激脑细胞发育
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发现,当人听到有韵律感的古诗时,会发出种一的脑电波,他们大脑的阅读区域和音乐区域同时得到刺激。当人听到那些没有韵律感的语言时,他们的大脑则没有这种反应。所以说,孩子在背诵古诗的时候,即使不懂诗词的意思,但是会刺激到大脑的发育。
尹建莉老师的女儿圆圆因为从小背诵过大量的古诗,对古诗词的兴趣一直浓厚。上中小学时,她在学习古诗词方面比同学轻松得多,还在高考时取得了140分的高分。
许多有成就的学者,都曾经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的诵读。大文豪郭沫若3岁时便能口诵诗文,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钱学森同样3岁能背诵唐诗宋词。

- 培养孩子的美感
古诗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让人在诵读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愉悦,充分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美感。
儿童是天然的艺术家,这是我们成人所无法理解的,即便孩子不懂诗词的意思,但他更能感受到古诗词那种美的意境。背诵古诗词对培养孩子的美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孩子只有充分感受到美,才能享受美,然后才能成为美的创造者。

儿童古诗启蒙怎么做- 动机要单纯
有的家人在教过孩子学会背几首古诗后,会特别喜欢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展示孩子的聪明,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我们让孩子背诗,是为了让他体验诗中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而不是拿出来“秀”的。如果孩子意识到用这样的方式博得大人的赞美,一是丧失了学习古诗的初心,二是会无意识中培养了孩子的虚荣心。

- 不需要过度解释
孩子是天然的艺术家,我们要相信他的领悟能力,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诗中的意思。
比如李白的这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女儿三岁左右的时候我给她读过,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背。但是在某天晚上回家,还没开卧室灯,正巧看到皎洁的月光照到床上和床前的地面上,她脱口就来了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把我都给惊到了。
你看,孩子根本就不需要你给她解释诗的意思,照样能够应用到场景中去,因为她能感受到那种意境。

- 营造学习古诗词的的氛围
有的家长说:我自己背不了几首诗,也不怎么喜欢古诗,我怎么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可以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将一起读古诗当成一件玩乐的事情来做,选简单的、琅琅上口的古诗来读。在这里,我推荐一套比较适合儿童诵读的古诗集《诗词大发现》。[文末可以直接订购]
这套书是已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最大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就是把中小学必背古诗词打通,条理清晰地给孩子们呈现了诗词背后的故事和脉络。

这是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继《作文九问》、《小学生群文读本》、《小学生苏轼读本》之后精心打造的一本创意图解诗词书,不是单篇的背诵与注解,而是把诗人和诗词全部打通,条理清晰地呈现诗词背后的故事和脉络,特别适合儿童启蒙学习和中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诗词中有16个模块,202首诗,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规律、表达形式、民风民俗等。

家长买了之后都说好,还有好多是老师购买给班里用,过了一段时间觉得非常好又来复购。


如果你想带孩子走上浪漫的古诗词学习之旅,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