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启蒙教育就是教孩子数数字?死做1000题,还不如活读这三本书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家宝宝今年2岁半,有一次我带她去做公交车,一路上表现出非常开心,一直嘴里哼着大人听不明白的歌,边走边跳来到公交车站等车,上公交车后,看到马路上的小车,开始数起小车的数量来,然后回头问:“妈妈,你看,刚刚那里停了8辆小车。”“妈妈,你快看,那里停了3辆白色小车。”数了几次后,又开始自己在背起乘法口诀。
旁边的一位阿姨看着我宝宝一直在那里数,微笑的对我说:“你家孩子好厉害哦,这么小就会背乘法口诀,实在太棒了,你是怎么教的?
给我讲讲。”我也微笑的礼貌性的回答:“谢谢夸奖,小孩自己对数字感兴趣,我们大人又对她做了些数学的启蒙教育。”旁边的阿姨笑着对我说:“什么叫数学启蒙教育?是不是教她数数字?”

什么是数学启蒙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数学启蒙教育,但大多数的家长对数学启蒙教育有误解,根据调查发现,85%的3至6岁孩子的家长认为数学启蒙教育就是教孩子认数字和会做简单的加减法。其实数数字不是数学启蒙教育,最多可称之为超前教育。
专家认为真正的数学启蒙教育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思考能力,为孩子以后数学的学习做为基础准备。著名教育专家何秋光老师曾讲过:“数学差的孩子,逻辑性、推理能力或空间能力都相对较弱,行万事皆难。
所以,想要孩子数学好,就要打好数学基础,做好数学启蒙教育,脑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在9岁之后就已发育成熟,说明孩子思维和思考问题方向就已定性。这时想要改变孩子,相对困难很多。因此,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最好时间是在学龄前。但生活中,家长的一些错误数学启蒙方法导致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数学启蒙教育。

数学启蒙中家长常犯的几个错误?
数学的启蒙教育和语言教育不同,不是让孩子简单模仿和交流,孩子就可以学会的。家长在掌握的方法常常犯下几个错误。
家长简单的教孩子数数字和计算。
很多的家长认为孩子数学启蒙就是会数数字和做些简单的加减题。其实,家长的想法是错误的,根据科学分析数字可以分为唱数、点数、计数、认数和写数等等不同的环节,家长教会孩子从1数到100,这个动作仅仅只是唱数。
即使孩子能全部唱数出来,把数字背得很好,但不能代表孩子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当桌上放着10个物品让孩子数时,孩子不一定能数出来。同样的,能够做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的孩子,他只是按照爸爸妈妈告诉他的规则去做题,并不理解运算背后真正的逻辑意义。

数学和语言能力没有关系。
可能很多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很差,但文科却学得很好,或者理科学得很好,文科却学得很差。
所以家长习习惯性的认为孩子非理即文,简单的二学科观认为理科学的语言能力就会弱些,语言能力强的,数学就弱点,但事实上,这只是个体的一些差异,不能当做规律,孩子文理科的好坏和思维能力是相互关联的。
思维并不是来自语言,但语言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数学和语言是相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学思维需要表达能力,相关的调查资料告诉我们80%的孩子在3年级的数学成绩下降是语言能力没有过关,没有办法读懂题目造成答题出错。
专心训练孩子心算能力,不让孩子掰手指计算。
现在的大多家长都只关注心算,要求孩子从小就练习心算,不能拿手指出来数数字,但数字是从形象到抽象的一个转化,孩子掰手指就是形象的时期。
因为学龄前的孩子视觉的接收比抽象思维更强,如果不让孩子掰手指计算,是在消除孩子对数学的量感。心算能力尽管很重要国,但并不适应学龄前的孩子,孩子在刚刚开始学计算时会很慢,正当他们想通过计算过程说出来理清楚时,家长就出来阻碍孩子,要求孩子用心算,这样做会影响孩子思维的表达。
那么应该如何挑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数学书籍,从而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思维呢?我认为:数学和文学相结合、用图解法直接来解答算术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导入点。
今天分享一套丰富、有趣的数学书籍,特别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这套书是《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一共有3册。
里头把数学的经典问题全都分门别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例子,把数学说得明白通透,孩子一看就能懂。
全套书一共有三本:《马先生谈算学》、《数学趣味》、《数学园地》。
孩子学习数学,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会做题的层面,也实在是对数学太过“大材小用”,着实可惜。

用图解法直接来解决算术问题,这不但便于观察和思索,而且还可使算术更贴近实际。
原价99元在这里只要80元,不仅可以自己用,过年来了,还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的,还可以送亲人送朋友,高端大气实用,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这三本书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读这本书就像读小说一样有趣,换一种方式,相信你的孩子会有新的收货!
可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刘薰宇数学一套三本 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 ¥80 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