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妈妈患病怎么办?为了婴儿健康,注意这几个原则
我们今天聊一下哺乳期间的用药问题,哺乳期用药可能会导致奶水分泌不足,影响宝宝身体健康。一般建议宝妈停止哺乳。但是,暂停的长短都可能引起永久性断奶。所以,在哺乳的方式方法上和婴幼儿的安全层面上,怎样保持平衡?这正是宝妈们值得探讨的话题。

案例
做了妈妈,才知道有多么不容易!产后喉咙疼,咽口水都痛,整晚疼的睡不着觉,白天很饿但吃不下饭,因为吞咽太难受了,无奈之下去医院开了药,要停奶……跟一个刚做宝妈的前同事交流过,才知道她哺乳期间感冒,扛着不敢吃药。
小孩到了一年八个月,这个小朋友除了带给我部分快乐,还带来了抑郁症。产后抑郁从孕期就有了苗头,最近越来越严重。几个月前在医院看了心理医生,产后抑郁症属于中度,由于在哺乳期没有吃药,后来慢慢好转了。不过,最近一个月又开始了,失眠多梦,记忆力严重下降,没有自信,不愿与人交谈,泪点很低,总有想哭的冲动。一直纠结要不要再去医院开些药,又怕副作用,通过母乳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感觉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转无法走出来。

宝妈有所不知的是,大部分药物对于哺乳来说是安全的,这是由于所有的药物都要按比例与血液里的蛋白质相遇,这个成功率高达90-95%,如果两者结合就失去了活性。也就是说,只有5-10%的药物会释放进血液里,这个比例很低。当小朋友吃母乳时,真正造成影响的成分少之又少。只有少量的药物,也都对婴幼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宝妈服药前一定要做好药物的评估和安全考量。宝妈几乎不必因服药而停止母乳。

宝妈要向医生了解,什么药物要尽可能避免服用;什么样的药物是安全的。WHO把哺乳期可用的药物划分为五大类,只要医生有明确说明,哺乳时可以服用,基本无需顾及。因此,宝妈如果得到这样的说明,母乳喂养不会受到影响。
哺乳女性用药原则
1、药物治疗真的需要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找妇产科和内科医生或向药师进行咨询,最终决定适合使用哪些药物。

2、尽量选择较为安全的药物
尽可能选择已经证实对婴儿无伤害的老牌药物,并非刚走向市面的新药。最好用单一种类的药物,并非选用复方药物。
3、尽可能选择外用药物
尽量选用外部使用的药物,减少口服或针剂使用的药物。

4、尽量减少婴儿接触药物
尽可能减少婴儿服用药物的几率,可以在吃药前,先将母乳挤出备用,或者先喂饱婴儿,再服用药物。也可以在服药后,等上三到四个小时,药物代谢后再给宝宝吃母乳。
最后提醒宝妈,在医院就诊时,一定不要忘记你处于哺乳状态,医生也会结合你的情况,酌情用药。

有的宝妈产后体质下降,难免发烧、感冒的,你是怎么做的呢?你会硬撑着不吃药吗?把你的经验分享给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