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贵州1个月大婴儿确诊!婴幼儿及儿童防护大全早知道

文 / 骄阳兰多
2020-02-05 16:30

今日,人民日报通报一则疫情消息,贵州一名1个月大的婴儿确诊为新型肺炎,成为目前最小年龄确诊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易感人群主要是中老年,随着北京、上海、海南、安徽等地相继出现婴幼儿感染病例,且昨日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孩子的健康让各位家长尤为担心!


那么,疫情时期该如何给孩子做好安全防护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婴幼儿、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儿童传播途径从哪里来?


儿童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接触。也有报道结膜传播,更要加强防护。

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是极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尤其是年幼儿,且年龄越小,越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病,进展更快,潜伏期最短1天即发病,最长可达14天不等,家长们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不要恐慌,婴幼儿口唇、面色变紫要立即就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普通感冒类似:发热、感觉四肢无力、干咳,也有症状不明显病例,或者表现为其他系统症状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症状等,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一旦发现,病程进展快或已错过观察期。

与普通感冒最大区别:腹泻、呼吸逐渐变得困难,如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过深或过浅,婴幼儿或新生儿则表现为张口呼吸,喘息,呻吟,鼻翼煽动(鼻孔一张一合),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口唇、面色变呼吸三凹征。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就诊!


哪些新生儿需要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途径有: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及飞沫传播(家庭成员间、家庭来访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但新型冠状病毒是否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或者出生后通过母乳喂养传播仍不清楚。

故对符合以下任一条者需要进行新生儿排查:

①孕产妇确诊或高度疑似感染者;

②孕产妇密切接触家人确诊或高度疑似感染者;

③新生儿出生后家庭照护人员有确诊和高度疑似感染者。

母乳喂养应注意勤洗手、注意局部卫生。疑似产妇及未痊愈的确诊产妇不建议母乳喂养。

对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母亲,出生后新生儿立即按病毒感染流程隔离观察两周,不喂母乳。


婴儿如何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


一、确保婴儿不与过多人接触,只跟妈妈接触,婴儿的免疫力是很低的,想要预防婴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话,那么就需要确保婴儿不与过多人接触,只跟妈妈接触是最好的选择。

二、婴儿如果不吃母乳,只吃奶粉的话,那么在泡奶的时候,需要确保奶粉泡开才行,否则,是容易导致婴儿未能吸收到足够的奶粉营养成分,那样免疫力会比较低。

三、婴儿的妈妈需要确保卫生,衣服需要及时更换,该洗澡需要洗澡,这样可以避免妈妈身上滋生过多的细菌,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婴儿的健康。

四、婴儿的妈妈们最好佩戴口罩,这样可以避免婴儿妈妈的唾液飞溅到婴儿的身上,这个是很关键的,口罩可选择N95或者医用外科口罩。

五、婴儿的妈妈需要单独饮食,餐具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才行,这样才能确保婴儿的妈妈不会感染到新型冠状病毒,这样才能更好的照顾好婴儿。

六、婴儿每天都需要更换尿不湿,而更换尿不湿的话,最好只让妈妈自己更换,不要多人更换,减少与多人接触,这样可以避免感染。


家长如何帮助儿童防护?


1、及时正确隔离

家里有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的家长,没有条件和小孩分开的,尽量保证房间分开,疑似家长避免和儿童接触,在家需佩戴合适口罩(疑似家长在家不可佩戴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儿童也应该正确佩戴合适口罩。

疫情物资紧缺,有条件应先选择儿童N95防病菌口罩,其次儿童外科口罩→儿童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儿童棉口罩,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口罩。


2、家庭日常防护

不能适应戴口罩的小婴儿或新生儿,家长应该特别防护保护孩子,因为家长没有症状的也有可能是带菌者,家长都应主动戴口罩,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应将手臂遮挡自己的口鼻,再彻底清洗手臂),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流动水洗手。

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

家长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规范佩戴口罩,从室外进门后立即更换衣服鞋子,正确处理口罩,彻底全身洗簌清洁后再接触小孩。家长自己外出前后、早晚指导小孩一起用盐水嗽口,提高防范意识。


3、严格规范洗手

督促小孩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

病从口入,避免年幼小孩吃手,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诉小孩手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在家里也不要随意乱摸是儿童防护重中之重。

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


4、加强房间通风

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定时应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条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到1小时,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孩子受凉。


5、家庭清洁消毒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每日用酒精消毒擦拭物体表面一次,如果有疑似家长没做好防护措施在家里打喷嚏、咳嗽,需立即对所在区域重新消毒。

家长频繁使用的手机不要给孩子玩、看,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每日需清洁消毒。孩子的玩具,学习、生活用品等能耐高温的可用消毒锅或开水煮沸消毒30分钟,不能耐高温的可选择酒精喷洒或放置在阳光下暴晒。

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不要有潮湿的角落,避免病毒细菌滋生,如果家庭备有含氯消毒剂的84消毒液,可以按正确方法(84消毒液10ml+990ml水)进行配置后,每天拖地1-2次。如果家庭有疑似或确诊的家长,使用过的物品或居住过的房间消毒时则应该将84消毒液的浓度提高到4-10倍,即将84消毒液的原液由10ml增加到40-100ml加入到960-900ml中。


6、适当活动和休息


儿童在家休息时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适当安排锻炼或活动,学龄期儿童不应影响学习,完成学校作业的同时可以和家长一起参与家庭清洁工作,婴幼儿的家长可以进行被动锻炼四肢方法。所有在家休息的儿童均应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

最后,愿所有人都正常安排生活作息,轻松面对,共渡难关!

(文中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因无法寻其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