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文 / 三优亲子
2020-02-21 01:26
"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娇娇妈

育儿理念、家庭教育、品质生活的靠谱分享,在这儿,养娃是科学,更是生活的艺术。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作者|娇娇妈 来源于公众号娇娇妈(ID:jiaojiaoma8)


深夜,收到朋友的信息:

“你家孩子还好吗?”

“这段时间整天和孩子呆在家里,哪都不能去。开工推迟开学延后,别说他慌,我都淡定不下来。”

“看他那副颓丧的样子,想督促他赶紧把作业写完。他却一点劲都提不上。我就怕啊,没病都被关出病来了。唉……”


看完后,思绪万千。

是啊,今年这个春节,太特别了。对每个人来说,绝对是一场硬仗。

前线,医务人员和死神日夜搏斗着;

库房,叉车一起一落没有停歇,忙着输送支援物资;

工地,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从无到有,争分夺秒创造奇迹;

家里,老老少少足不出户,少了走亲访友的仪式,丢了一年一度的味道。

疫情凶猛,无情打乱原本正常的生活秩序。就连孩子,也无一幸免。

网络冰冷,每天传的尽是负面消息。大人尚且很难消化铺天盖地的负能量,更何况孩子呢?

非常时期,被迫禁足在家里的孩子,他的心情不容忽视!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这场疫情,关孩子事!

打开手机,有歌颂有谴责。

前有救助人员前仆后继,死而后已的奉献故事,后有将病毒从动物身上带到人群的黑心买卖。

人们关注的,大多是和疫情直接相关者。不料,无法出门的人们,心情也起了波澜。

每天热搜榜上,除了疫情的词条外,网友们的调侃此起彼伏:

#过年被禁足的你#、#过年被禁足的我#、#体会到了嫔妃们被禁足的滋味#、#突然觉得猪的生活也挺累的#……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原来,整天待在家里的日子,并不是所有人想像中的美好生活。

前几天,孩子学校发了通知:


开学时间将往后延期,具体开学时间另行通知。

以为孩子会因为不用上学而偷乐,可他却说:

“在家真的太无聊了。我想念我的老师、好兄弟……真不明白,为什么会连门都出不了?”

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循规蹈矩的孩子一下子无法适从。

约好了去乡下拜年,只好取消;

过年前买的新衣服新鞋,没机会穿;

就连和小伙伴订好的游乐场一日游,都实现无望。

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一切来得如此突然。即便跟他解释,他也一知半解。

他唯一清楚的,是各种不知道……不知道什么时候解禁,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上学,不知道他那位湖北籍的好朋友能不能回来。

诸多的不确定,加剧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在家呆着,只会徒增内心的无力感。

乖乖呆在家里,远离病毒看似平安,可孩子内心的波澜,早已起了暗涌。

疫情关乎全民,孩子也受到了波及。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其实,孩子也很不安!

这场疫病,打乱了归家的计划。

不得已,告知孩子:“过年哪里都不去了,都呆在家里吧!”

大人们略显恐慌的神情,让孩子倍感困惑。

每天疫情信息不断更新,孩子的笑容渐渐少了:

爱吃的菜,他食不甘味;

线上游戏,他兴致索然;

就连睡觉,也辗转反侧。

一天午后,孩子坐在沙发上若有所思,突然说了一句:

“妈妈,我们是不是都会生病?然后死掉?”

那一刻我才知道,其实孩子,也很不安。

负面信息面前,他的情绪没有“防护口罩”。

身边渲染过度的恐慌,让孩他不禁感到恐慌。

他担心,不幸会降临到自己和亲人身上。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心理学说,当人们意识到灾难和危险到来时,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情绪,这是本能。

适当的应激,于人有益,它能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去自我调节;


过度的负面情绪,却是有害,它会导致人们过度恐慌、过度应对。

这几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小孩的留言:

“我不知道被要求呆在家里,有什么意义。或许生活本就没啥意义,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很心烦。身体不舒服,就怕自己生病。”

接触信息不够全面的孩子,凭借个别迹象、只言片语进行猜测推理,内心的负面情绪只会越来越强烈。

恐慌一旦来袭,容易击垮孩子的动力和信心,随之而来,是越想越害怕的恶性循环。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别忘了,亲子共处看重质量!

有人说,乐观点吧,难得可以和家人呆在一起,绝对有助于培养亲子关系。

话是没错,可感情并不是靠待在一起就能升华。

亲子关系不好,越是貌合神离的相处,只会给孩子制造更大的压力和不安。

网友分享这段时间,和父母共处一室的心情:


“多了这么多相处的时间,自己也想要增进关系。可爸妈只顾着看手机睡大觉,即便大家都待在同一个屋子里,全天说的话加起来还不超过十句。

这样的相处,太让人尴尬了。”


亲子共处,看重质量。越是长时间的相处,就越容易暴露问题的真相。

杨烁和儿子杨雨辰在参加《一起出发吧》前,关系并不好。

杨雨辰坦言,并不喜欢爸爸在家。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其实,孩子哪是真的不喜欢,只是他不懂得,该如何化解和父亲之间冰冷的隔阂,才选择逃避。

节目开播后,杨烁的教育方式备受争议,杨雨辰的委屈溢于言表。

相处的打开方式不对,折磨的是两代人。

香港歌手陈美龄说过:“不是用身体陪伴孩子的成长,而是用心灵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难得共处,好的陪伴是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很愿意和他在一起,享受这样的共处时光,有什么不舒服的情绪,随时都可以说出来。

相处越融洽和谐,孩子纾解负面情绪的机会越多。

充满爱和关怀的共处,总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感。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提升孩子情绪免疫力,刻不容缓

家庭教育专家兰海说过:“当倾述有人听,情绪有人懂,孩子会平静而幸福。”

非常时期中,提升孩子的情绪免疫力,父母可以这么做。

1.安排高质量的共话时刻

樊登老师在一次节目中,提到亲子陪伴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黄金时间,即高质量的陪伴。

非常时期,孩子感到不安,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在这个时间里,一定是对孩子需求的关注。

孩子清楚自己的负面情绪有表达的出口,父母也愿意接纳和聆听,这对他重塑认知和心态有极大的帮助。

父母会听,孩子敢说,这才是家庭互动最好的样子。

2.允许孩子有独立空间

孩子的开学时间延迟,很多父母担心孩子的学业受到影响,总会旁敲侧击提醒孩子赶紧看书学习。

当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缓解,挤压在一起时,他很难转移注意力,专注学业。

不如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喘喘气,不要事无巨细过问太多。

给他独处的机会,恰恰是信任孩子的表现。

减少不必要的关心,有助于他放松身心和减轻压力。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及时疏导

台湾亲子专家李长安说过:“称职的父母,要善于进入孩子的世界。”

不忽略、不漠视,尤其是孩子出现任何情绪波动,父母的及时到位就像是出现一辆救火车,赶到现场解决问题。

当他主动说出内心的恐慌,请不要故作镇定、轻描淡写地说安慰的话,而是和他一起探讨,恐慌的缘由和担心出现的后果。

相信,有了父母的经验和真情实意的分享,绝对是一颗定心丸,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同在,是件极好的事情。

华语首席心灵作家张德芬曾说过:

“孩子天生就是最敏感的小雷达,父母表面上再怎么说、怎么做,都不如他们在能量层面、心理层面感受到的东西来得有说服力。”

当孩子在家待得无所适从、心烦意乱、不安恐慌,请别忘了,他也是这场疫病的受害者。

有些伤,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多一些心灵防护,多一份关注,这将会是对孩子最好的庇佑!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知道,病毒无情,而家人常在!

愿每个身处生活难关中的人们,能依仗家人的力量,一同加油,共度难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