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付出要适宜,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反而容易淡漠

文 / 崛朗育儿
2020-02-26 17:09
"

文 | 崛朗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不少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的时候都常常用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应该也为我回报一些。这些看似是平衡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

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付出很多,但是孩子却从不回报,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定位出了错,付出这件事有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付出要适宜,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反而容易淡漠

我是三年级的语文科任老师,同时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最近刚开完一场家长会,有一个家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个孩子的成绩在班上中下游,但是还是属于认真学习的那种好学生,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之后感觉自己心不甘,家长会结束之后就带着孩子来找我,说我是不是改错了试卷。

答案是当然没有,是这个孩子的成绩就是如此,结果家长就当着我的面开始教育孩子,一边哭一边说,我为了你付出那么多,平时你学习我的都不敢出声,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为什么成绩还这么差,这样怎么对得起我。

我在一旁看着孩子也尴尬极了,家长对于这份伤心也是十分认真,但是的确是我第一次见这样付出的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付出要适宜,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反而容易淡漠

这个家长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可以理解,但是家长的要求就有些过分了,些许有些道德绑架,有的时候我们不关一味的付出给孩子更要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一、为什么家长一心付出,孩子长大后却不懂感恩?

看到这位家长我想到了之前遇到的一个朋友,她从小就是好学生,是我们身边的好孩子。可是令人想不到的就是她最后竟然和家里人断绝了关系,最后一个人外地打拼。

后来我了解到是她家里人从小就要求她这个,给他安排那个,让孩子觉得家长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这样久而久之孩子想要挣脱家庭的束缚,觉得家里包容不下她,于是她就自己单独发展了。

没错,很多家长一心为孩子付出,可是孩子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并不是孩子不会感恩,而是家长的付出让关系超出边际,使得亲子之间更加冷漠。

家长对孩子的付出要适宜,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反而容易淡漠

二、边际递减效应: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容易淡漠

专业上有一个边际递减效应,这个效应就是指当一个事情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发挥到最好的作用,并不是一个事情的基数越大发挥就越好,有的时候还会呈递减状态。

放在家庭关系中很好理解,妈妈爸爸们想为孩子们创造一切付出了一切,可是这个一切已经超过了亲子之间的边际,让孩子们对这些条件产生递减的反应。

所以孩子自然而然不懂得感恩,反而会对这种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对父母的做法也感到不认同。

家长对孩子的付出要适宜,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反而容易淡漠

三、家长如何做好家庭定位,转变教育方式

要摆脱付出型父母的标签就一定要现在转变教育方式,重新做好一个优秀的家庭定位,让孩子和父母亲子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让孩子也能够理解父母的付出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1、不过多干预孩子

为孩子付出一切看上去是无私的关爱可实际上孩子真的能够承受吗,而且孩子对于这些事情上是否会有深刻的心理压力,家长们一定要明确这个边际线。不能过多的干预孩子,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2、注意细节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付出要适宜,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反而容易淡漠

好的家庭是注意细节的家庭,很多家人之间相处都太过于粗枝大叶,家庭定位不光是为孩子们,如果真正对孩子们好就要让孩子们从心底里觉得,让孩子们打心底里感受家长的温暖。

这个时候细节的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家长们一定要多注意细节上的关系和照顾。

3、多考虑孩子需要什么

付出型的父母都是一味的付出给孩子,巴不得把自己最好的最喜欢的都堆叠给孩子们。可是这些对于孩子们是否真正需要呢,孩子们需要的可能并不是父母的一切,孩子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心以及父母亦师亦友的引导。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给予孩子的关爱是人之常情,但是并不是每个父母都给予了孩子最正确的关爱。只懂得付出的家长一定不是最优秀的家长,好的家长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尺度。

家长对孩子的付出要适宜,超过边际,亲子关系反而容易淡漠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崛朗育儿,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