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是回报率最高的教育投资
许多人将高考视为人生的转折点,而语文这门学科在未来的高考中成为重中之重。未来春藤总经理张琳娜认为,赢在未来,关键在于阅读。以TWP腾讯智慧育儿分论坛——亲子阅读专场,张琳娜以一个教育领域企业家的角度,分享了关于亲子阅读的真知灼见:
培养阅读力 从娃娃抓起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提出:“义务教育9年,学生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的语文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其总主编温儒敏直接放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也验证了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的那句话:“今后高考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所以,想让孩子在高考中取胜,一定要重视语文,而且光阅读量大远远不够,孩子还得“又快又好地理解读到的内容”,也就是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力”作为一种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底层能力,早培养早受益,在婴幼儿时期,最推荐的方式就是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也是回报率最高的教育投资。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认为:“亲子阅读的最大价值就是连接了父母和孩子的精神纽带。透过绘本,我已经在孩子小时候,把一个父亲想对孩子说的话都说完。”在亲子阅读时,家长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甚至夸张的表演和孩子进行互动,这是只属于父母和孩子的独家记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没有办法获取知识的。”
亲子阅读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以及社交能力。比如从小和父母一起阅读的孩子,自然地将读书跟愉悦体验联系在一起,帮助孩子建立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习惯;有来有往的亲子阅读和互动,也是锻炼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在婴幼儿时期,家长频繁地给孩子讲道理,其实是比较笨的教育方式。孩子3岁之前的大多数的行为问题,都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解决,比如《阿立会穿裤子了》让孩子学会自己事情自己做。
亲子阅读 从线下到线上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在我的想象中,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家长都希望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图书馆,哪怕是一个阅读角,但正版书籍或绘本的价格并不低,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负担得起。绘本共享给了这些家庭和孩子进一步提高阅读力的机会。现在大多数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各种绘本馆、阅读室等线下机构,但在全国范围来看,覆盖率还是很低。
好在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有声阅读增长较快,特别是未成年人听书率达26.2%。
从传统的纸质书,到电子书,再到有声书,亲子阅读可实现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可选择的资源越来越丰富,需要付出的成本越来越低,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孩子选择亲子阅读。
但是,互联网和科技给青少年的学习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一些弊端也慢慢显露出来。
相比阅读,听书更生动有趣、更轻松,但它减少了亲子互动,缺少可视化的展示,不利于孩子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所以,听书可以作为亲子阅读的重要补充,但不能替代亲子阅读。
未来春藤力荐的0~6岁亲子阅读书单
未来春藤,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孩子既获得面向未来的底层能力,又实现满意的升学目标;同时也通过各种产品和服务,做家长的教育智能助手,让全国家长们成为“有准备的人”。
未来春藤也一直是亲子阅读的推广者和践行者,我们在春藤家长学院APP等产品上,不仅持续推荐国内外亲子阅读优秀书籍,也通过听书、资料库等产品服务向家长们传播亲子阅读的理念,传授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春藤家长学院联合各界专家,针对家长和孩子的不同需求推出了系列书单。在这里推荐一些我跟孩子读过的,自认为不错的绘本。家长应该选择符合孩子年龄、能力、需求以及喜好的绘本。
1岁以内的孩子可以选择高对比度,情节简单,内容贴近生活的绘本,比如《宝宝黑白卡》、《小手手,出来了》、《小兔比利》等。
1~2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绘本,比如增进亲子关系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提高孩子认知能力的《小金鱼逃走了》,鼓励孩子开口说话的《蹦》,教会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脸,脸,各种各样的脸》等。
2~3岁的孩子可以选择培养行为习惯,或塑造良好性格的绘本,比如《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爱的鼠小弟》让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3~4岁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可以选择跟幼儿园相关的《大卫上学去》,缓解孩子分离焦虑的《忘了说我爱你》,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我会自己穿衣服》等。
4~6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情节有趣但不失教育意义的绘本,比如教育孩子珍惜生命的《活了100万次的猫》,开发孩子情商的《我的兔子朋友》,教会孩子什么是勇气的《不一样的卡梅拉》,传递给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智慧的《狼和小猪》、引导孩子遵守规则的《图书馆狮子》、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思考世界的孩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