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事事过问,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这7种方法

文 / 番茄妈妈育儿
2020-03-18 17:18
"

如何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番茄妈妈教你下面这几点,做好这些细节,保护孩子发育成长。


用心与孩子沟通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事事过问,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这7种方法

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和孩子用心交流。首先,家长要有时间跟孩子沟通;其次,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并寻找出适合自己家孩子的亲子沟通方式。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有些父母会听孩子谈在学校的一些见闻,还会跟孩子聊自己在外面看到的好风景,而且还会跟孩子约定一起玩游戏、一起剪草坪、一起修理电器、一起做家务等,这样孩子就会跟父母的关系非常融洽。

多给孩子提供发泄不良情绪的渠道

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事事过问,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这7种方法

情绪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正面情绪包括高兴、兴奋、宁静、满足、轻松等,负面情绪则包括伤心、沮丧、失落、迷茫、烦躁等。

正面情绪固然是好,但负面情绪也是人生必须要面对的。每个人都会有闹情绪的时候,我们大人都不可避免,何况是还没有学会管理情绪的小学生。小学生闹情绪,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和朋友闹别扭、挨了老师批评、考试没考好、跟父母发生了冲突等。

我女儿班上有个同学叫黄炜皓,在一次诗歌朗诵会的排练中,有一组动作需要他来做。因为他从小就有一点微胖,在表演时,动作没那么协调。指导老师要求他反复练习,经过十多次的练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同学们的催促中,他也略显烦躁,不太愿意配合做了。终于他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是否可以换一个姿势?不然我就不上台了!”所有的人都非常诧异。我听完孩子的申诉后,觉得应该先倾听一下他的心声,于是决定按他说的去做,结果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更为关键的是,他表达了情绪后,有助于他做一个真实的、坦诚面对自己内心的孩子!

正确认识网络的影响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事事过问,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这7种方法

现在我们身处在网络时代,家里几乎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还有电脑、iPad,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网络。

我记得有一次朋友聚餐,大家都在说网络对孩子不好,尤其是手机的坏处。一个叫彝伦的小学生却当场给我们上了一课,他说:“你们大人老说上网不好,其实网上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我看《星际穿越》,就上网查了很多关于时空扭曲、虫洞、黑洞的知识,所以那部电影我才能看懂。”

我认识一个家长,他是媒体人,跟儿子的关系非常好。我经常见到他们父子一起看网剧,一起学说那里的台词。我觉得这是对了,跟孩子一起玩,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家长要跟上孩子的脚步,也就是跟上了社会的脚步。

尊重孩子的天分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事事过问,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这7种方法

孩子的天分,简单地说,就是孩子智能方面的突出表现。在选择兴趣班时,家长要从孩子智能的方面去确定孩子是不是学习该课程的材料,再决定上不上。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考虑孩子拥有的智能优势,就可以培养出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才。

我有一个朋友,是电视台的记者,他的妻子是学医的。他们的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写写画画,于是他们就买来五彩的颜料,在家里的一面墙贴上白纸,让孩子尽情画画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因为创意很好,孩子的画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他们给孩子报了一个绘画兴趣班。在班上,他的绘画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年仅四岁的他超越了比他年长的哥哥姐姐,获得了唯一的金奖。等到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因为绘画方面突出的表现,他被一家双语实验小学破格录取。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孩子含着眼泪被家长逼着参加各种兴趣班,也经常听到家长诉说孩子半途而废放弃兴趣班而且再也不愿见到相关的老师。这大多是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没有考虑孩子的天分,盲目跟风,心血来潮地随便报个班造成的。

因此,为了孩子,还请家长们在报班之前,多留心观察下孩子是否具备该方面的智能表现。明智地进行智能开发,才能使孩子获得最终的成功。

尊重孩子的性格和兴趣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事事过问,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这7种方法

西晋文学家左思是太康年间最杰出的作家,其《三都赋》颇被时人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年少时,他的父亲一心想让儿子成为书法家,请来名师主教,左思却毫无兴趣,怎么学也写不好。他的父亲转而让他学弹琴,但左思缺少必要的领悟能力,学了许久也弹不出像样的曲子。后来,其父发现左思内向多思,偏爱文学,便让他改学诗赋。结果左思如鱼得水,最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针对孩子不同的兴趣、爱好,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1.如果你家的孩子喜欢打打闹闹,很有活力,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常常不是在跑就是在跳,即使在吃饭的小小间隙也不消停,那么可以试着让他去参加运动方面的兴趣班,如跆拳道、游泳、轮滑。这类兴趣班在释放他们激情的同时,也可帮助他们在运动中学会掌控自己、约束自己,反而有利于他们日常安静地学习。

2.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动手,比较有耐心,并能完成技巧较高的活动,如拆装汽车、串珠子等(虽然这类活动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常常出现,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孩子能坚持到完成任务),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手工方面的兴趣班,如书法、编织、珠算等,帮助他们在拓展个性的同时,学到一些技能。

3.如果你的孩子在人越多的场合表现得越活跃,越希望自己是主角,而且他们也有能够吸引更多人注意的能力,譬如丰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样子以及高亢的声音等,那么这类孩子适宜到表演、主持、舞蹈等兴趣班去学习。

4.如果你家的孩子属于内向、文气、安静的宝宝,特别喜欢拼图、搭积木之类的游戏,那么可以让他参加围棋、数学或科学实验等兴趣班。

5.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喜欢唱歌、听音乐,节奏感也比较强,有时突然听到电视里传来一段音乐,立即会跟着唱起来,并且喜欢学说大人的话,那么这类孩子适宜学故事、相声、声乐或乐器。

由此可见,兴趣也是选择兴趣班的关键因素。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时,事先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看孩子是否对该课程感兴趣再做决定。其次,家长在平时也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以此为依据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

重视兴趣敏感期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事事过问,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这7种方法

孩子的兴趣、爱好有时候是阶段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敏感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而且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因此家长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我女儿五岁的时候,看到班里有小朋友因为会弹钢琴而被老师点名弹奏时,感到非常羡慕。她跟我说:“妈妈,我也想学钢琴。”可是我们那个时候经济能力和精力都有限,别说买钢琴,就是送她去钢琴兴趣班都不行,所以就含糊其词,跟她说过阵子再说。女儿上二年级以后,我们家的经济条件有了改善,我想让女儿也学一门乐器,陶冶下情操。但当我们跟女儿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她却拒绝了,她认为学弹琴太费时间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看一本书。我们尊重了女儿的意见,再也没跟她说过学习乐器的事情。如果用敏感期来解释,女儿五岁的时候是处在音乐敏感期,但上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进入阅读敏感期,对音乐不感兴趣了。

所以说,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孩子的兴趣敏感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点。如果没有把握好敏感期,如果该阶段的敏感期过去了,家长是很难激起孩子对某方面的兴趣的。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在孩子处在该敏感期的时候,给他选择他最感兴趣的兴趣班,以免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和孩子合作写作文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事事过问,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这7种方法

现在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看图写话,二年级的时候就要求写简单的看图作文,也有了写日记的课后作业了。可是,才开始学校生活一两年的孩子,认识的字有限,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当他们想要写出一些特别的想法和记录下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时,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的一位朋友,在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看到孩子写日记不知道从何下笔的时候,是这样做的:她让孩子口述,她在纸上把孩子的话都记录下来,记录的过程中,她不发表任何意见,孩子说完以后,她把记录下来的文字读给孩子听,在听的过程中,孩子往往还会有别的话要说,她把这些也补充了下来,再读给孩子听,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孩子觉得写的都是自己想说的了,再让孩子自己动笔来写。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用了好词、新词,她会及时露出赞赏的笑容或者直接给予口头表扬。在她的指导下,孩子的作文水平一天天提高。孩子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到小学毕业的时候,获得的奖状,不下二十张。

这位妈妈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此外,和孩子合作写作文,家长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给孩子几个关键词,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在关键词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写去植物园,家长可以给孩子这样几个关键词“花”“小草”“树”“叶子”“水”“小鸟”,让孩子用他自己的语言把这些词语扩展成一篇小作文。

跟孩子玩文字接龙的游戏。当发现孩子努力写了一半的日记写不下去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补充完整:可以写在其他纸上,让孩子读爸爸妈妈的文字寻找灵感,再组织自己的文字;当看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场景在爸爸妈妈的笔下是如何自如呈现的,孩子自然会学着去模仿、创新,这对保持孩子的写作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