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学能手邵敏:特殊时期,如何让亲子陪伴更好地发挥作用

文 / 陕派教育
2020-03-30 00:34
"

邵敏省教学能手邵敏:特殊时期,如何让亲子陪伴更好地发挥作用

邵敏,陕西省教学能手、咸阳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陈阿莉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现任职咸阳市渭城区道南学校。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教育部推行“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育方式,无疑是当下最好的补救措施。可是,假期一再延长,一天到晚满满当当的线上学习,家长日复一日地督促辅导,孩子烦躁,父母“抓狂”,如何尽快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我想家长首先要有所改变。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教育自己孩子时谨记的三句话与大家分享。

一、 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

疫情期间,孩子需要持续待在家里,外出活动减少,很少和小伙伴在一起,他们的负面情绪很可能会持续累积和积压,主要变现在:情绪烦躁、作业正确率低、字迹潦草、坐不住、爱顶嘴等现象,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成绩。大部分家长此时都会采用责骂、挖苦、训斥甚至逼迫孩子们的方法强制其继续学习、改正缺点和错误,时间长了,不仅会激发亲子矛盾、影响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一定首先调整自的心态,要理解孩子并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可以引导孩子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等改善情绪。也可以和孩子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如:听一首喜欢的歌、看一集喜欢的动画片、吃一个喜欢的水果或者听家长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等等,在欢声笑语中打开下一阶段的学习模式。好的心情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所谓“快乐使人身体无病,心灵无疾。”

二、 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进步快慢不同。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不优秀的孩子各有各的不优秀。”这段时间,家长和孩子居家在一起,更多的孩子得到家长的关注,但是这关注点往往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其实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他们进步的快慢不同。越是不优秀,作为家长,我们越是要耐着性子帮孩子们改进。

我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级,在班里成绩还行,老师们也都夸他聪明伶俐,唯独让我感到揪心的就是他的字实在写得“潦草+丑陋”,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为此非常伤脑筋,孩子平时课业负担较重,我也就一直“如鲠在喉”没机会去除。如今,这特殊时期却给我提供了“雕琢”他的机会。

1.思想上启发。

我先和孩子促膝而坐,共同回顾他往日因为字迹潦草所带来的不快,如:被老师批评,作业重做,家长训斥,同学嘲笑等等,紧接着林林总总列举出“一手好字”的诸多优势,在思想上启发、带动他下定决心练字。

2.行动上指导。

不贪多、不求快。每天在他完成正常的作业之余,指导他进行4到5个字的书写,在保证他很有书写兴趣的前提下,教给他汉字的构字方法、穿插避让的写字技巧,引导他抓住要领,重在领悟。

3.语言上鼓励。

每天的训练之余,我们会一同分析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哪个字写得不好,又怎么改进。最后我总不会忘记摸着他的小脑袋说:“你写字的态度非常认真,今天又比昨天进步了,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定会越来越好,妈妈喜欢你的字。”相信这样的鼓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目中生根发芽,也相信在今后的书写中会呈现出越来越好的状态。

三、 最好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和引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和引导”。线上教学结束后,家长的监督和引导就是孩子进步的重要途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了解自身的特点,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很好地坚持下去,直至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及成长十分有益。

家长朋友们,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不可忽视的,它影响的是孩子一生大大小小各个方面。在这特殊时期,让我们共同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关爱孩子,让我们把这“逆境”变成我们难得的亲子时光。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