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婴儿要不要喝水

文 / 上海市第一妇婴
2020-04-14 08:33


水是人体的基本需求,人渴了就会喝水。

口渴是人体血液减少(如脱水或失血)或者血液浓缩(渗透压增高)时,刺激大脑下视丘内的渴觉中枢发出的信号。促使人体有口渴的感觉,通过饮水解决问题。

大多数人平时是不大会有口渴的感觉,因为身体不缺水。但很多人会定时喝水,因为相信喝水养生、喝水瘦身、喝水排毒、喝水降血压等等。从医学角度而言,喝水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的需求。人体有基本的血容量和肾脏功能就足以排出体内的废物。额外多喝水会让你多去厕所,甚至,多饮水反而可能有害。回归正题,不聊大人,说说新生宝宝的喝水问题。 一、新生儿需要喝水吗?

新生儿不会表达诉求,TA们会口渴吗?需要喝水吗?

答案是:不需要。

因为母乳为等渗的液体,不需要额外添加水。即便各种原因无法母乳喂养,现在配方奶也是母乳化奶粉,基本为等渗的。绝大多数婴儿规律的喂养下,不需要额外添加水。

但门诊时家长的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喝水”,而是“能不能喝水”。这个问题总是让我很纠结,让我这种喜欢抠字眼的人痛苦万分。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喝水有害吗?有的。其一,新生儿喝水会让孩子没有胃口,干扰母乳喂养。喝水会让孩子有饱涨感,吃奶量下降。这也是为何建议六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包括水在内的食物的原因。无论怎么苦心解释,该担心家长还是会担心:孩子会不会缺水?特别是夏天出汗较多。我的建议是:如果担心缺水,那就喂母乳好了。其二,喝水可能增加肾脏丢失盐分。我们知道肾脏排出去的不是纯净水,而是含有盐分和一些废物。即便喝很多水(如大量饮用啤酒),小便被稀释的很淡(喝啤酒后小便没有尿味,可能有啤酒花的味道),还是有一些盐分随小便排出。所以,长期大量饮水,可能导致失盐,引起营养不良。其三,某些疾病大量饮水还可能导致昏迷或抽搐。这是因为大量水分在体内积聚(水中毒)引起低钠血症所致。 三、什么时候开始喝水?从六个月开始,一般添加了辅食,同时少量饮水。WHO专门提到,六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即使是水也不要添加(Not Even Water)。

四、奶粉配稀一点行吗?绝对不行!稀释的奶粉各种营养素含量都会减少,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和发育延迟。 五、饮水能治疗便秘吗?这属于直接的联想:大便很硬,喝水就会软化嘛。其实大便干硬是因为在结肠和直肠内停留的时间长,水分吸收引起。而喝下去的的水在胃和十二指肠(没办法到达结肠和直肠)就吸收了。新生儿隔几天才大便不是便秘,而是肠蠕动慢引起,大便一般是软的,喝水没有帮助。当然如果六个月以上婴儿大便又干又硬,可以适量饮水,更为重要的是促进排便,缩短大便在结直肠内停留的时间。并排查直肠肛管的疾病。 六、不喝水孩子会不会脱水?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喂养是不会的。但一些疾病会引起脱水(摄入远小于排出),并非喝不喝水的问题。如进食太少、频繁呕吐和腹泻、高热或捂热大量出汗等。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不是成年人,我们绝对不能用成年人的视角去判断我们观察到的新生儿的问题

刘江勤——2019年上海市十大健康微信公众号综合指数排名(科室/个人类)第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