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必买丨0-1岁婴儿好物

文 / 爱心树童书
2020-04-18 01:18

本以为怀胎十月迎来幼崽就能松一口气了,谁知道养育他们才是真正的兵荒马乱。

即使准备工作做得再足,也总有一些意料之外让新手爸妈头大。

如果你也因“不得不买,却不知道买哪种”而纠结,希望今天的“刚需必买指南”能帮你减少挑选的时间。

图源《谢谢你,来做妈妈的宝宝》

今天,小树请来了爱心树童书编辑兼宝妈小万,分享一些日常给女儿使用的好物,帮助家有0-1岁低龄宝宝的爸妈们远离智商税,完美避坑,买到真正需要的好物。

刚需必买——吃

明治便携奶粉

出门携带方便是最显著的优点,但家居也推荐。

一盒十条,每条五小块,每块兑40毫升水,遇水即溶。使用起来也比需要将一勺奶粉抖平或用罐沿抹平的罐装方便,用量更准确。

另外,分条装也更好保存,不容易受潮。不用面对勺子碰过手再放回奶粉罐够不够干净、勺子伸进刚泡过的奶瓶口受潮粘住了奶粉之类的问题。

明治据称是比较清淡、接近母乳的口感,我们一直没有换过牌子,不上火,粑粑也不错。

刚需必买——穿

01丨优衣库连体裤

幼崽6个月以后,优衣库这一套的连体衣我们买全了所有款式。

它质地柔软、透气,做工严谨。婴童衣物一般多买浅色款,但偶有一两件深色也不会褪色。厚薄分夹棉和单层两种,很适合做睡衣。

它的花色比较中性,虽然不如H&M,ZARA和网购的一些韩版有意思,但就穿着体验来说,巴不得再多买两件已有的款式的不同尺寸。

最人性化的是两腿和胯部的搭扣设计(谁能告诉我欧版那些只有一条腿有扣子的连体衣到底是为什么???),可能是换尿布最方便的衣服。

幼崽从开始翻身以后,行动力大大增强,心思也十分活络。搭扣大大提高我们的灵活性,不再受限于她两脚的姿势,只需要追着她扣扣子就可以了。

02丨花王merries拉拉裤

可能没有人会推荐如此基础的用品,但我自己在最初选尿布的时候,几乎要选到崩溃。

翻评论的话,可能全网也没有敢下单的品牌,旗舰店三个字也难以让人安心。

日版的merries柔软的触感是肉眼可见的,不结块不断裂,不会侧漏,一整晚用也能保持pp皮肤的干爽,腰部的松紧够宽,一方面可以保护腹部不受凉,一方面也不会留下什么印痕。

幼崽翻身之前尿布更方便,但幼崽的行动力改变了一切。半岁前我们期待,等她长大一点就可以配合了吧,长大一点后才发现天真的是自己。拉拉裤从一种选择成为了一种必须。

刚需必买——用

01丨一支药膏

小婴儿自愈能力很强,理论上我们不太给幼崽用外用品,不太严重的皮肤上的红点点(比如蚊子包),母乳涂抹就很有效。但我们幼崽的头泥和口水疹在五六个月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据母婴店的医生说,理肤泉这一款是专门针对婴儿的,哪里红红的哪里就可以涂。我们也涂得很克制,涂一两次见效后就停手了,剩下的口水疹很快也就自己好了。

图源《谢谢你,来做妈妈的宝宝》

因为别的牌子我们也并没有试,我不敢说这是最有效的,但至少亲测有效。

给她用之前我们自己试了试,上脸比较轻薄,微微有些凉意,还算舒适吧。使用频率不高,用量也不多,这样一支可以用到保质期结束吧。(当然,宝宝的药膏使用要慎重,谨遵医嘱!)

02丨婴儿背带

除了解放双手以外,婴儿背带保证了她时时刻刻在我们的视线内,我们也能最及时地感受到她的各种需求。

口巾是可以拆下来洗的,我们的幼崽当时刚掌握坐姿,也刚好是口水泛滥期,口巾换洗方便就很重要。

椅凳前后两坐都可以,背带也可以拆卸,整体机动性还算不错,有效提高出门效率,在短途中,优势大过婴儿车。

03丨安抚玩具

安抚玩具可以说是父母短暂脱身的“神器”。孩子和安抚玩具之间会建立一定粘性,大人们可以见缝插针地做些自己的事。

比如牙胶玩具,可以称得上是刚需。它能缓解幼崽出牙的不适,也能让他们消消气。有一些小饼干也会将磨牙列为功能之一,但这种效果即便真的有,也不会像牙胶那么立竿见影。

图源《谢谢你,来做妈妈的宝宝》

初月龄的牙胶比较平面,长满四颗门牙以后牙胶也立体起来。图中香蕉牙胶头部是牙刷形状,整个质地都很光滑柔软,水煮以后也没有异味,看她啃得很销魂,猜想是挺有效。

唯一的bug是容易粘毛,我们就时不时替她擦洗,当作是一种督促……

无尾熊的小手帕是为数不多的陪她长大的玩具,可抱可捏可咬,质地肉眼可见的细腻,可以满足她握拳、摩挲、拉扯等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图源《谢谢你,来做妈妈的宝宝》

安抚玩具能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应该就算有效了。尤其当神兽越来越懂事,她对自己的需求也越加明确,最需要的安抚就是你什么也不做静静地看着她。

04丨成长日记

我还没有下产台,我的医生就教导说,要多记录幼崽的成长,尽管当下你坚信自己都会记得,但当你回看时,你会觉得很有意思并为之庆幸的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类似半开放式的成长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幼崽最初阶段的变化。

图源《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它包括许多个第一次(出门、洗澡、理发等等)、一些纪念物(你们的第一张照片,你从产院带出来的手环等等)、身高体重等记录成长的表格、实操的图示(如何包巾,如何换尿布,有哪些互动游戏)、请亲朋好友留下寄语等等。

尤其推荐坐月子期间使用,那应该是最感慨也最有时间记录的一个月……

刚需必买——书

01丨互动纸板书

我们给她买的玩具不多,这些仅有的玩具里,她爱玩的也不多。事实上,她最爱玩的都不是玩具。

婴儿湿巾,可以抽,可以吃,可以扯,可以扔,我们一度觉得她有一包(贝亲)婴儿湿巾就可以一整天很快乐。

掉在床上的毛毛屑,她像找到沃里一样找到它们,用手指把它们捏起来,粘在手掌上看,可以玩到尖叫。

也不知道买什么玩具好的我们,就买了一些玩具书。

给大家推荐《母鸡萝丝去散步》《好饿的毛毛虫》《亲爱的动物园》《雪人》《Peek-a Who》。英文版的也没关系,她主要看的是图。

幼崽一出生,我们就买了黑白卡,但她真正感兴趣也是几个月后了,最堪用的当然是纸板书,其中翻翻书和洞洞书比较有互动性。

幼崽喜好不同,不好把握,可以先买几本探探他们的喜好。就我的幼崽来说,她更喜欢翻翻,《亲爱的动物园》可以翻好几个来回,我觉得毛毛虫的洞洞书太机智了,但她就很无感(我睡裤上的破洞她就爱抠,真奇怪)。

幼崽的迅速成长,从她翻书的动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亲爱的动物园》第四页是骆驼,全书只有这一页要左右翻开两扇门。

幼崽起初只会翻一扇,翻完一扇就要玩下一页,有时候故意跳过这一页。

最开始我本着不能逃避的精神想引导她翻对两边,坚持不了几次我就放弃了,因为她看起来真的太憋屈了。然而某天她突然就会两只手一起打开两扇门了,也很自然,好像从未经历过什么困难。

图源《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我始终把握不好放她探索和适时引导之间的分寸,也真的很难以三十多的年纪对一个十个月的孩子感同身受(到底有谁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在哭什么?)

这件事让我选择信任她的感觉,她在对这个世界(这张床及其周围)无畏探索,这时她如果拒绝什么,我相信她有拒绝的理由。也相信耐心一些,某天她会自然地接受。

单纯的绘本则更能帮助我们了解什么在吸引幼崽的注意力。母鸡萝丝她虽然爱看,但最爱的是路边野花和花之间结网的蜘蛛,还有干草堆上“吃瓜”的山羊,其次就是封面和封底。至于散步的母鸡,她全然不关心。

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不由地替作者高兴,因为所有细节,都可见作者的用心。希望书给她的是乐趣,毕竟乐趣也是驱使我们一直读下去的动力之一。

02丨育儿书

育儿书当然一定要看!

首先,它们能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是一团混乱中的灯塔。其次,它们提供了幼崽发展每个阶段的参照标准,让我们不至于因为她会做的事惊叹她是个天才,也不会因为她还不会的事或一些激烈的反应而感到焦虑。

图为《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我们参照的主要是西尔斯“亲密育儿”和“尊重及回应式育儿”,他们在宗旨上是一致的,后者主要以看护人员为对象,所以显得更客观一些。

举例来说,就“宝宝哭了要不要马上哄”这个争议,它认为给足安全感,他们有更多精力去探索世界;安全感不足,他们会花更多精力健全自己的安全感。

这样要不要哄不再是对错之争,而是父母选择优先培养孩子的哪种品质。

图源《轻轻地》

但必须承认,幼崽出生前,“育儿书”三个字给了我盲目自信,等到真的翻书看,发现还是实践出真知。

最大的原因是幼崽之间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了解自己的幼崽还是养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但育儿书的地位并不因此受到威胁,毕竟幼崽成长也是父母的功课。

事实上,我们也不想成为教条式父母,用学到的理念照料养育过程中的细节——每次都从她正面出现,尽量把每件事当作共同处理来完成,而不是摆布她(典型的比如换尿布,甚至只是把她抱起来这样简单的动作)等等——是我们正在学习的事。

图源《轻轻地》

最后,小万想和大家说,幼崽的步调未必和婴儿用品的建议年龄相吻合,或早或晚,比起能力更与个性相关。要信任孩子的感知,信任他们探索世界的能力。

愿幼崽们都平安自由地长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