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要教什么?
幼儿教育要教什么?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简单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向善,方法是以身作则。
那么幼儿教育是什么呢?

老人们常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来",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长大后很难再改变。所以培养孩子要从幼儿抓起,等到孩子青春期或者高中、大学再去管教,家长再费心费力,也不一定会有效果。
因此爸爸妈妈们要从小就开始关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 作息规律
曾经有调查发现:小学里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的聪明、智商高,学习好。而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很有规律,下课后先去洗手间,再去饮水,上课听讲也认真,作业写得也整洁。

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幼儿,合理的作息生活,对他的生长发育、有效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2. 遵守规则
学前班,就是让不适应小学一年级的6—7岁孩子有一个过渡学习与适应常规的过程。遵守常规就是让孩子懂得规则、遵守,比如守纪律、懂规矩等。

有的家长们认为"孩子天性自由""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但是,请家长们注意,自由的前提是规则,不管不顾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3. 参与意识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多参加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自信心。在家里,要让孩子明白,你是家庭的成员,这个家也有你的一部分,你要学会为家庭建设做些什么。请大家注意,千万不要利用金钱交换孩子做家务。

4. 文明,讲礼貌
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中,与别人打交道一定要注意文明,礼貌。孩子以后在学校过集体生活时需要共同去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所以一定要教育孩子讲礼貌,要文明。

5. 独立自主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终有一天他会离开你,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你不可能,也不可以照顾他一辈子。所以教给孩子自立,是给孩子进入社会的最好的礼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一些小事方面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学会自己拿主意,培养孩子的独自自主的良好品德。

6. 团结意识
孩子未来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因此应该教育孩子从小知道团结他人、与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最终双赢。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而更主要的是他明白别人比自己强。让孩子懂得能与人分享的快乐最幸福、能与人分享的思想最有见解。

所以,在幼儿心智尚未成熟之际,培养孩子做事做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通过习惯的培养,将行为内化为孩子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