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盛极一时的婴儿笼真是难以理解:把婴儿放在窗户外的笼子里?
从古至今,孩子出生以后,父母都会力所能及给到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中国父母尤其如此,但我们来看看100年前的英国人是如养娃的。
事实上,无论哪个地方,父母都会爱自己孩子,希望从小助力孩子成长增强孩子自身抵抗力,英国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的方法在现在看来实在很迷惑。
当时的英国流行一种养娃装置“babycage”——婴儿笼。顾名思义,确实就是装婴儿的笼子。

难道是担心孩子捣乱,所以在家里装个笼子把孩子锁在里面吗?当然不是。婴儿笼是把这个装着孩子的笼子放在窗户外面,利用斜拉的支架支撑,周围都是隔离网,只有一面是空的,面向家里。
使用的时候,打开窗户就可以把孩子、玩具、小被褥等等放在笼子里。然后妈妈们就可以转身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孩子在笼子里看看风景、玩玩具、睡觉等等都可以。
这个发明是为了保护孩子,并且希望婴儿能从小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多晒到太阳,达到促进孩子生长,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这是因为早在1984年,知名儿科医生霍尔特博士就出版过《婴儿的照顾与喂养》,这本书当时一直被奉为养娃宝典。书中认为“对于儿童的健康和成长来说,新鲜空气和净化血液所必需的,这和适当的食物一样重要。”“食欲改善,消化更好,脸颊变红,这些都是健康的迹象。”
霍尔特医生原本是希望父母能够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可被却被大家普遍认为只有长期适应外面恶劣的温度,孩子才能获得免疫力,远离疾病。
例如,尤其节目表示,芬兰养孩子的方法是,在冬天零下20的时候,芬兰父母会把孩子丢在外面独自睡觉。

这位芬兰嘉宾说,所以每年都有外国人打119举报,因为他们不理解芬兰当地人的养娃方式。

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经常在外面生活,要比在温室的家里要健康得多。因此来自花圣盾的一位妈妈Emma就发明了这样一个婴儿笼装置,甚至在1922年获得专利。
当时一位妈妈生完孩子后,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照顾孩子,女儿安娜出生后就买了个鸡笼,把女儿装在笼子里挂在窗外,人凭孩子在里面做什么,只要安全就行。
谁知却遭到邻居不断投诉,甚至准备报案,这位妈妈才把女儿抱回来。

这件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之后,没想到这些婴儿笼竟然莫名其妙地流行了起来。在上个世纪30年代,竟然随处可见公寓外挂着个婴儿笼,高高地悬挂在外面。
甚至爸爸妈妈在楼下都能看见宝宝,上下班的时候还能跟宝宝打招呼。

虽然当时风靡了整个英国,但后来却不断消失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项装置的安全隐患,于是逐步淘汰掉了。现在想想,在当时也是一项非常大胆的发明。
但其实,在现在类似婴儿笼的还有婴儿护拦,很多家庭都买了。把孩子放在一个单独的封闭区域内,尽管安全性大大提高,孩子受到的伤害可能性很小,但是孩子长时间接触不到区域以外的事物,其实是很不利成长的。
我们把这种护栏围起来,可以当作孩子的专属游戏角,但是不可以长期一直将孩子不管不顾地放在这里,毕竟放手让孩子探索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