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眠全指南(一):如何营造安全的睡眠环境

文 / 学号研究所
2020-04-26 00:31

一岁前的小婴儿可谓无时无刻不需要爸妈的照顾,哭了要抱,饿了要抱,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抱着哄睡了。

抱着20多斤的小婴儿哄上一两个小时,低头发现孩子还瞪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怕不是让众多宝爸宝妈日常崩溃的瞬间之一。

因此,市面上开始流传起了“睡眠训练”这样一个看着非常高大上的名词,打着减轻家长负担,提高宝宝睡眠质量的旗号。这让不少宝爸宝妈眼前一亮,世界上难道还有这样神奇的方法?

不过各位看官先按住你想要掏出手机给某个”睡眠训练“早教机构打钱的冲动。

接下来我们将用一个系列聊一聊,婴儿应该怎样睡觉以及“睡眠训练”到底靠不靠谱。绝对干货,希望各位宝爸宝妈能有耐心看完。

在深入讨论“睡眠训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明确一点:婴儿是非常脆弱的,即使在睡眠过程中也非常容易陷入各种危险,所以保证婴儿睡眠的安全是所有家长应该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在网传的“睡眠训练”中有一步叫做“解锁趴睡”。无论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反复强调过,对于无法自由翻身的婴儿,最安全的睡姿永远是仰睡。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权威指南《2016 婴儿安全睡眠环境建议:婴儿猝死综合征和睡眠相关的婴儿死亡 》(SIDS and Other Sleep-Related Infant Deaths: Updated 2016 Recommendations for a Safe Infant Sleeping Environment)的调查,造成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首要原因即不安全的睡眠姿势与睡眠环境。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全面推广一项叫做“safe to sleep”(安全睡眠)的运动,这让美国SIDS的死亡率锐减了2/3。

下面小编节选并翻译了《2016婴儿安全睡眠环境建议》的一部分,涵盖了主要的睡眠安全建议,并将全文链接放在文末。

太长不看版:

给0~1岁婴幼儿的睡眠建议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几条建议。

1. 采用仰睡睡姿。

直到一岁前婴儿都应采取整个背部接触到床面的仰睡睡姿。

仰卧并不会导致婴儿吐奶被呛入气管窒息,即使婴儿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因为婴儿气管的生理结构和机制会天然防止这个问题的发生。一般情况下,俯卧和侧卧导致的婴儿猝死的风险要大于它们对婴儿胃食管反流带来的好处。只有那些胃食管反流症状严重的宝宝可以考虑在父母监护下趴睡。没有证据表明,采用鼻饲或胃饲的婴儿如果处于仰卧位,呛入窒息的风险会增加。 抬高婴儿的头位并不能减少胃食管反流,不推荐采用。但是,如果抬高婴儿头位可能会导致婴儿往下滑,继而可能阻碍呼吸。

早产儿更应该尽早仰卧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无论采取怎样的喂养和分娩方式,在母亲病情稳定、清醒并能对新生儿做出回应的情况下,所有的新生儿都应第一时间与母亲进行肌肤接触,并保持至少一个小时。一旦新生儿被放入摇篮,都应该采用仰卧睡姿。没有证据表明新生儿侧卧能够促进羊水排出。目前没有明确时间推荐婴儿何时可以采用趴睡和侧睡。但现有研究证实即使是一岁以上的婴儿,俯卧和侧卧都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翻滚进柔软床品是导致三月前婴儿猝死的高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指南建议婴儿仰卧位应该到一岁,但是一旦婴儿可以自由地翻身了,就可以自由选择睡姿。

2. 睡在坚实的表面上

婴儿应该睡在坚实的表面上,比如安全的婴儿床床垫上,并盖上合适的床单,避免床上有其他寝具或柔软的物品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和窒息的风险。柔软的床垫或者记忆海绵,会因为婴儿的头部重量而压出凹陷,从而增加婴儿翻身窒息的风险。

选取合乎标准的婴儿床和摇篮等,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包括板条间距小于2又3/8英寸、配有合适坚实的床垫、没有下拉式栅栏等。确保宝宝睡眠的相关产品没有被召回,也没有缺少零部件。家长请不要试图去修复坏掉的婴儿床部件,因为有很多的婴儿死亡都跟坏掉的摇篮以及丢失的零部件(包括修过的床)有关。床垫应该坚实并且能保持不变形,床垫和围栏之间不应该有缝隙。一岁以婴儿的床垫上不要垫柔软的东西,也不能用枕头或者被子代替床垫。如果为了防止潮湿用了床单的话,床单应该是大小合适的并且是很薄。不要相信有特殊材质的床垫能够减少婴儿趴睡猝死的风险。

不要让婴儿睡在成人床上,也不要使用便携式的床围栏,因为存在陷入和扼绞窒息的风险。婴儿睡觉的地方不应该有任何安全隐患,比如电线、悬挂绳索、窗套线,因为这些可能都会造成勒绞的风险。

汽车座椅、推车、婴儿背带等不推荐作为医院或家中常规的睡眠设施,尤其是针对小月龄的婴儿。小于4个月的婴儿的安全风险尤其高,因为他们的姿势可能让他们窒息或呼吸受阻,并且他们无法从这种窒息的状况中挪动。使用婴儿背巾背带时,一定要保证婴儿的头是向上并不被覆盖的,可以看到婴儿的脸并且口鼻处无障碍物,同时不会被成人的身体或者背巾挡住。如果婴儿在汽车座椅、推车、背带等移动的设备上睡着了,应该马上移到安全的婴儿床上,婴儿不应该被单独留在汽车座椅上,也不应该把汽车座椅安全带解开或者只是部分扣起。

3. 推荐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建议纯母乳喂养到至少6个月,添加辅食后母乳喂养最好坚持到2岁。

4. 建议婴儿在出生的头一年(至少是前6个月)和父母同屋不同床睡觉

有证据表明与父母同屋不同床能减少50%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的风险。这样能减少婴儿睡在成人床上被困住和窒息的风险。在宝宝一岁前,各种婴儿围栏、便携式围栏、玩耍围栏都应该放在父母房间里。婴儿床应该紧靠着父母的床,以方便照看和喂孩子。父母喂完或哄完孩子应马上将孩子放进婴儿床再睡觉。

以下同床方式已经被研究证实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应该被避免:

(1)与四个月龄以下的婴儿同床或与出生低体重的婴儿同床睡。

(2)婴儿和吸烟者同床(即使在床上不抽烟也是危险的),与孕期吸烟的母亲同床睡。

(3)婴儿与一些因为疲劳或使用药物而难以唤醒的人同床(如某些抗抑郁药物、止痛药、喝酒和嗑药的人)睡。

(4)婴儿和父母以外的照顾者或者儿童同床睡。

(5)婴儿在柔软的地方睡觉,如水床、老旧的床垫、沙发或扶手椅。

(6)婴儿睡觉的地方有柔软的床上用品,如枕头或毯子。

(7)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同床睡觉的好处还没有被证实,所以在医院或家中最好是让他们分床睡觉。

5. 婴儿睡眠区不要出现任何柔软的东西或床品

包括枕头、柔软的玩偶、被子、垫子、羊皮、毯子、不合适的床单等,保暖可采用婴儿睡衣比如可穿戴的毯子。

6.建议婴儿在睡眠中使用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能够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虽然这其中的机制还不清楚,但是研究发现即使奶嘴不在婴儿嘴里,也能够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婴儿如果在睡眠中吐出奶嘴,不用再插回去,如果婴儿拒绝安抚奶嘴,不用强求,可以等婴儿大一点再用。为了避免发生扼绞的风险,安抚奶嘴不要系在脖子和衣服上。有可能导致窒息风险的毛绒玩具或其他物件都不应该绑在安抚奶嘴上。母乳喂养的婴儿需要等到母乳喂养稳定后再引入安抚奶嘴。

7.避免婴儿过热

婴儿的穿衣应该与环境温度相适应,不要与当时环境下的成人多穿超过一件衣服。

父母及看护者应重视婴儿过热的迹象,如出汗、脸颊摸着很烫。

8.如何避免睡出扁头?

不少家长担心,长期保持仰卧睡姿会把孩子头睡扁脸睡大。在婴儿清醒并由成人监护时,可以让孩子趴着玩,这有利于防止斜头,锻炼肩部力量。其他防止斜头的措施还包括避免婴儿长时间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适当改变婴儿在婴儿床上的姿势。

参考文献:

1. 《2016 婴儿安全睡眠环境建议:婴儿猝死综合征和睡眠相关的婴儿死亡 》(SIDS and Other Sleep-Related Infant Deaths: Updated 2016 Recommendations for a Safe Infant Sleeping Environment)

2.南方周末网:《婴儿猝死,可以避免的悲剧》

3.https://mp.weixin.qq.com/s/tYnr7SoF-RbbOt-9Y_6RxQ

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将会详细分析婴儿的睡眠发展路径,并讨论婴儿的睡眠是否可以被训练、怎样引导”睡渣“孩子等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