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看不清东西?孩子的视力发育过程,父母要提前了解
就像走路和说话一样,婴儿的视觉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展。婴儿并非生来就有完美的视力,但他们眼睛的健康是他们早期发育的基础。
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他们的视力越来越敏锐,他们开始了解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的世界。因为健康的眼睛和良好的视力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你要知道他们在发展的什么阶段,这样你才能跟踪他们的进步。

很多初为父母的孩子都很好奇他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看到周围的东西,所以我们列出了宝宝第一年眼睛发育的所有里程碑。
新生儿视力的特点
1. 新生儿的眼球前后径比较短,所以视力十分模糊,基本上只能感受到光线的强弱,以及近距离物体的移动。
2. 新生儿的眼睛对光线和色彩的敏感度比较强,喜欢那些鲜艳亮丽的东西。
3. 这个时候的婴儿,眼睛的焦距大约是23厘米,在这个范围内看的动词比较清楚。而这个距离差不多就是妈妈喂奶时,婴儿和妈妈脸部的距离。所以孩子再吃奶的时候很喜欢看妈妈的脸。

具体每个月是怎么变化的?出现什么情况是不正常的?美国儿科学会针对每个月宝宝的视力发育给出了指导,我整理总结了出来。
第1个月:
这个时候的宝宝能看清距离她20.3—30.4厘米的物体,到满月时,最远能看到约91.4厘米处的物体。眼睛喜欢追踪能看见的范围内移动的物体,如果在床头放个床铃,能有效刺激宝宝的视力发育。
图案对比越强烈越能吸引宝宝注意力。喜欢看人脸、黑白色或对比强烈的图案。这也是为什么出版社会提供黑白卡片的原理,林志颖就曾自制黑白卡片送给双胞胎儿子看。
1-3个月:
2个月大时,宝宝双眼更加协调,失焦情况减少,能跟踪面前半周内经过的物体;可以辨别出一定距离内熟悉的人和东西,比如会对着大半个房间以外的妈妈笑;开始协调手眼动作,3个月大时还会用手拍打面前的物体,虽然很少能拍中。
这时候可以尝试用两个颜色鲜艳的物品逗孩子,让他先注视一个玩具,然后拿出另一个玩具,训练婴儿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将他正在看的东西变消失,引导他寻找。
注意:如果怀疑3个月大的时候依然无法两眼同时跟踪物体,需要带着宝宝去医院检查。
4-7个月:
色觉发育成熟,能分清红黄蓝的差异,大多数孩子更喜欢红色或蓝色。4个月开始,视力范围增加到几米以上,到了7个月,视力基本接近成熟。跟踪移动物体的能力提高,会看着你把一个球抛出去直到落地。
此时宝宝对所看的东西要求更高了,喜欢看更复杂的图案和形状,床铃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喜欢探索周围环境,妈妈可以尝试引导他观看周围的花、动物、汽车、树、移动的人,他会觉得很高兴。
如果孩子在看到新的形状、颜色和物体时,没有太大的兴趣,或者一只或者两只眼睛向内或向外斜视,家长需要注意,最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8-10个月:
这时宝宝可以辨别出物体的远近和空间,知道这个物体是离自己很近还是很远。
宝宝的视线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还可以看到一些比较小的物体,并用手去捏。区别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不同的形状。
可以尝试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11—12个月:
开始出现视深度的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12个月时视力可达0.2。
1-2岁:
1岁后,宝宝会看绘本了。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能够看见一些细小的东西,比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一些简单的形状,比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
2-3岁:
这时视力大约达到0.6—0.7,中国三岁宝宝最低裸眼视力是0.3。按照视力发育规律,视力发育到1.0,最迟的年龄在5岁。

孩子视力发育两大“黄金期”
到孩子3岁的时候,视力水平能达到0.5,也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6岁的时候基本就达到成人的水平,也就是视力表上的1.0。
那么,当孩子视力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家长应该如何引导他们看周围的事物呢,这里要注意两大黄金期。
第一个黄金期:3岁-6岁
人的眼球发育是从小变大,眼球直径(眼轴)由短变长,而这个时期,孩子的眼睛处于远视状态,隔着很远的物体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个阶段的如果受到长时间近距离的刺激,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会导致眼轴变长的速度加快。
因此,家长应着重引导孩子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间,改善用眼环境,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护孩子在这个年纪应有的远视储备。
第二个黄金期:12岁-15岁
这个时期孩子会面临很重的课业负担,用眼时间和强度都会有送上升,一不小心就可能患上“近视”。
因此,家长一定要提醒并监督孩子培养好的用眼习惯,包括正确的用眼姿势,避免乘车、躺在床上、歪着头看书,看视频;合理的用眼时间,尽量不要在光线不佳下的情况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而且,在近距离用眼时,一定的休息尤为重要,可以隔45~60分钟休息10~15分钟;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双眼高度集中在远近变化的球体上,对眼睛睫状肌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