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管好这两点,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阶段的行为习惯以及认知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发展、情绪的管理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但是,无论孩子的能力有多大,有两个行为发展,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两个行为习惯没有构建好,再好的能力发展都是枉然。
一、从小需要管控的欲望管住孩子的欲望,就等于管住了孩子的自律。
小宝宝从一岁多,自我意识开始启蒙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各种需求和欲望。他们从“我的”“我要”“我不”这些口头禅中,通过物权意识的发展,来获得对需求及欲望的掌控。
慢慢的,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们对于欲望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
- 小宝宝看上一个玩具,不给买就撒泼打滚;
- 孩子看到邻居家的好朋友去学篮球,觉得很喜欢,执意也要去学,结果学了三五天,怕苦嫌累,打死都不肯再去了;
- 孩子看到同学买了一双名牌的鞋子,自己也要买,攀比的欲望节节高升;
- ......
于是,孩子就从一个在家呼风唤雨的小霸王,随心所欲的成长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二、从小需要管控的懒惰懒惰的人,没有自律,怕苦、怕累、怕努力。
天分再好的孩子,一旦懒惰,就会荒废天赋,落于平庸。
一个从小被事事包办,喂饭、帮助穿衣穿鞋、出门要抱、要坐车、上学有人背书包、收拾书本、衣服有人洗、床铺有人打理,只要张张嘴,什么都有人帮忙做,依赖成性,长大之后,自然止步于享受,习惯于吃喝玩乐。

劳动让孩子变得独立和自律
一个孩子,最终长成一个优秀的人,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管好孩子的欲望和懒惰,更是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锻炼和培养,从小事中去修炼习惯的养成。
1、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来!
让孩子自己来!
让孩子自己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你永远也不会想到,“包办替代”带给孩子的伤害,远远要超过,让孩子自己慢慢来产生的困难。
让孩子自己动手,是挣脱依赖的开始!
2、学会正确的和孩子说“不”拒绝孩子的无理取闹,卡住原则的底线!
我们要用温柔的语气让孩子感受到爱,但是要用坚定的眼神,告诉孩子:有些事情,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用原则来约束欲望,是开始自律的起步!
3、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自由选择意味着责任和承担!
当身体和心灵陷在低配舒适的时候,正确的选择,可以让孩子勒住失控的方向。让孩子知道:任何选择,都需要自己承担后果!
以选择来控制慵懒,是坚持努力的动力!
4、和孩子一起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带来的辛苦和疲惫,可以转换成意志的坚定和顽强。
从小,让孩子坚持一项有益身心的运动,无论是打球、还是跑步、或者是游泳,和孩子一起坚持,并享受体力坚持的过程中带来的坚毅和勇敢的心灵升华。
靠运动来淬炼意志,是学会克制的基础!
一个人优秀不优秀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平凡也是一种常态的生活,但是,管好自己欲望,不堕落、不缀于自我放弃,任何时候,积极、乐观、努力的面对生活,是每一个孩子从小就要培养的基本素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