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婴儿吐奶?姿势与时间间隔竟然也这般重要?
吃奶的婴儿往往会有吐奶的现象,这是因为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的容量小,贲门(紧接食管处)较宽,关闭作用差,幽门(紧接小肠处)较紧,而婴儿吃奶时又容易吸入空气,所以吃奶后奶汁容易从胃的贲门倒流入口腔,造成吐奶。应怎样防止宝宝吐奶呢?
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

通常,乳汁在婴儿胃内排空时间约为2~3小时,因此每隔3小时左右喂奶1次较合理,若婴儿吃奶过于频繁,上一餐吃进的乳汁尚有部分存留在胃内,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者引起胃部饱胀,以至吐奶。
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势
有的妈妈喜欢躺着喂奶,即母婴双方面对面侧卧哺乳,采用这种姿势喂奶,婴儿吐奶的可能性较大。若妈妈抱起婴儿喂奶,婴儿吐奶的机会就会减少。怀抱的婴儿身体倾斜,胃的下口便相应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分腾空。婴儿在进食等量乳汁的情况下,抱起喂奶比躺着喂奶发生吐奶的机会要少。

喂奶后不要急于放下婴儿
婴儿吃完奶后,妈妈不应立即把他放回到小床上,而应竖直抱起,让婴儿趴在妈妈肩头,妈妈用手轻拍婴儿背部,让那些随吸奶而吞入的空气排出,即让婴儿打嗝儿。气体在胃中停留,占据一定的空间,是引起婴儿吐奶的重要因素。婴儿打完嗝儿,胃中气体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