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会不会引起婴儿腹泻?乳糖不耐受情况该如何处理?
乳糖会引起婴儿腹泻
奶类是营养丰富的食品,除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外,还含有丰富的钙,而且吸收率高。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婴儿,应该鼓励多喝牛奶,但是有些婴儿却不喜欢喝牛奶。因为喝牛奶后,婴儿感到不舒服,如腹痛、腹胀,小婴儿还经常出现腹泻。
为什么会引起不适

出现以上情况是由于身体对乳糖不耐受所致。婴儿以奶为主食,若对乳糖不耐受,往往是引起慢性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在婴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大约为48%~58%。
乳糖是奶类食品特有的糖类,在母乳中含量较丰富,牛奶中含量也很多。当婴儿吃奶后,其中的乳糖在小肠内经过乳酶的水解后被吸收利用。
然而,有的婴儿肠道先天就缺乏乳糖酶,致使乳糖在小肠不能被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和气体,刺激肠道因而导致腹痛、腹胀和腹泻。由于小婴儿大肠清除能力较年长儿和成人差,所以腹泻更明显。无论是吃母奶或吃牛奶的婴儿均可发生,但以吃牛奶的婴儿更多见。

对婴儿有什么影响
往往表现为慢性腹泻,但也有表现为急性严重性腹泻。小婴儿乳糖不耐受的典型粪便是水样便,可能有泡沫、酸臭味,但大便常规检查却常常是阴性。也可表现为生后不久即腹泻,可持续数周到数月,但婴儿食欲好,生长发育也正常,这即是常常所说的“生理性腹泻”。
【提示】
有些年长儿,甚至成年人到一定的年龄也可出现吃牛奶后腹痛、腹胀甚至腹泻。这是由于乳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或消失的缘故。这种乳糖缺乏的情况较常见,二者均可能与遗传有关。还有的宝宝在患了某些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或肠切除后引起乳糖酶活力降低,当身体恢复后,乳糖酶活力可逐渐恢复或持续缺乏,称为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在生活中这种类型更多见。

婴儿对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如果婴儿吃奶后有腹痛、腹胀的表现或腹泻经久不愈,便应怀疑是否肠道缺乏乳糖酶,及早带婴儿去医院做检查。若是由于乳糖不耐受引起,可改吃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豆浆、米面制品,腹泻便可很快好转。须注意的是长期吃米面制品可致营养不良,吃一段时间(约2周左右)后,可逐渐加奶,渐渐加至全量吃奶,婴儿也可能不再腹泻。年长儿可用少量多次吃奶的方法,或改吃酸奶,以上症状亦可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