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和孩子说话,让婴儿适当地听听周围的声音,注意婴儿的哭泣

文 / 育儿母婴师
2021-03-14 00:10

新生儿是特殊时期的婴儿,对其能力开发应注意三点:首先,让孩子睡好、吃好是最重要的;其次,注意孩子表现其需求的唯一手段——哭泣;第三,克服育儿中的不安与疲劳,避免神经质,要以舒畅的心情育儿。一、经常和孩子说话。新生儿的听觉已经很发达了,虽然还不能理解所听到的话,但决不能因为他不理解就不对他说话。越是小的孩子,其接受外界事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外界事物的环境。当孩子清醒时,母亲应尽可能地对孩子说说话,为其创造学习语言的环境,例如,换尿布时,母亲应对婴儿说“换尿布喽”;一边给婴儿洗澡,一边说“洗得好干净呀!”或“好舒服呀”等。二、让婴儿适当地听听周围的声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是丰富多彩的,如说话声、电话声、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声音、小动物的叫声等。

这些声音自然会进入婴儿的耳朵,这对婴儿的脑发育是很好的刺激。但这一切必须以保证婴儿充足的睡眠为前提,很大的噪音、杂乱的声音和太响的声音等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造成有害的刺激。婴儿的健康成长需要适当的声音刺激,这一点请母亲别忘了。三、注意婴儿的哭泣。婴儿经常哭,无论是饿了、冷了、热了、疼了、痒了,都用哭来表现,用哭代替了语言的倾诉。

婴儿一旦哭了,母亲就会一边走过去,一边问:“怎么啦?”如果是饿了就喂奶,尿布湿了就给换尿布等。这样,在回答婴儿的哭泣和给予照料中,使孩子逐渐理解了不舒服就哭,一哭妈妈就会来,妈妈一来就舒服了。相反,如果孩子的哭泣得不到回答,就会失去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因此,请注意婴儿的哭泣吧!

最后四、抱抱孩子。抱起孩子、哄一哄,抚摸抚摸,对婴儿的身心发展很重要。婴儿与母亲肌肤相触,可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对安定情绪以至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曾一度有人认为:经常抱孩子会养成孩子总想要抱的坏习惯,所以即使哭了也不抱。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抱起孩子能让孩子不再哭泣,并保持较好的情绪,为什么不抱呢?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是一种享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