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姑娘隆鼻后智力降至婴儿水平 女孩们请别再容貌焦虑了
近日,深圳一位31岁女子隆鼻时因心脏骤停,导致醒后智力相当于1岁婴儿水平。经过鉴定,这起整形事故导致该女子的身体出现六级伤残。如今她生活无法自理,医生表示,未来她可能需要终生陪护。
爱美,是每个女孩的天性,不少女生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美,不得不拼命减肥、整容,从节食到药物,从药物到手术,最终陷入“容貌焦虑”,难以自拔。
容貌焦虑背后的悲剧
这位深圳女孩叫小丽(化名),今年31岁,是家中的独生女,原本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在别人眼里,小丽长相甜美、身材高挑、家庭幸福、工作稳定,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可即便如此,小丽还是觉得自己的鼻子不够完美,于是希望通过整形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正是因为她的这个决定,将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2020年5月,小丽瞒着父母在深圳南山松坪山一家美容整形机构做隆鼻手术,麻醉5分钟后她心脏突然骤停,性命不保,有生命危险。当时整形医院对她进行了抢救,随后又送到当地公立医院抢救。
经过抢救,小丽的性命保住了。在重症科治疗了16天后,小丽才转到普通病房。然而,后果依然十分严重。小丽经常会出现惊恐、尖叫等异常现象,甚至连父母和其他亲人她都认不出来。她的记忆力缺失,吃饭也要父母喂,大小便不能自理,经常拉在床上,即使拉在裤子里,她也不知道告诉爸妈。
小丽的状态时好时坏,有时候能够认得身边的人,有时候完全认不出。她还会经常出现幻觉,总是会觉得身上有蛇、有虫子,有时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
经过了10个多月的治疗,小丽现在的病情依然没有太大改善,她的智力水平相当于1岁婴儿的水平。医院也请了很多知名专家来给小丽会诊过,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她可能需要终生陪护。
谁在制造容貌焦虑?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网络热梗:“只要长得好,三观跟着五官跑。”调侃戏谑的背后,毫不掩饰对高颜值人群的欣羡,又或许暗含着对外在容貌的自抑自卑。
有媒体调查显示,中国近六成大学生新添“容貌焦虑”,更有年轻人因此而产生“社交恐惧”。有专家表示,心理学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存在更为严重的容貌焦虑。本应处在“颜值巅峰”的大学生却为容貌而焦虑,如何实现所谓“二十不惑”成为困扰这届青年人的一大问题。
谁在制造容貌焦虑?容貌焦虑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对审美标准的单一和片面追求;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商业机构以及自媒体,出于商业目的对美的定义进行狭隘化,然后拼命渲染、营造出一种氛围,好像只有他们说的美才是真的美,如果不满足他们定义的标准,就是“丑”。
有网友在微博话题中吐槽,“自己身高161cm、体重54kg,可就连亲生母亲,也天天念叨自己太胖了、催着让减肥”。试想,连你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开始人云亦云对你产生容貌歧视,那么年轻人产生容貌焦虑,又有什么好奇怪的?而这种从小被灌输的以瘦为美的审美标准,正是整个社会单一化审美的重要成因。到了一些整容整形机构以及他们所创办的各种自媒体那里,其渲染方式更加极端。所谓“颜值即正义”“整容改变命运”等概念口号,频频成为一些爆款网文,对消费者进行洗脑式宣传。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975亿元人民币,即使受疫情严重影响,其复合增长率仍预计将超15%。与此同时,不少无证机构打着“医美”的旗号经营,造成了多起舆论关注的医疗事故。
自信的女人最美丽
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第一集《魔镜》中,导演赵薇就当代女性容貌焦虑问题展开探讨,引发网友共鸣。在一段采访中,赵薇谈及“容貌焦虑”,还提及自己曾有容貌焦虑,“在自己爆红时期也自卑于自己胖。但30岁之后反而对身材外貌释然。人有接受自己的过程”。
容貌焦虑就是不自信。说白了就是对自己的外在条件不满意,比如有些女孩觉得自己眼睛不够大,鼻子不够挺,下巴不够尖,这些都属于容貌焦虑。
在《我就是演员》节目中,张檬演完作品后在舞台上痛哭着说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整容。
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更是难以快乐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的审美而强行改变自己,尤其是通过一些可能会导致自己身体失去健康的方式去改变自己。世界美好多样,美不应该只有一种标准。引导多元审美观念,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而相关部门对于一些整容整形机构虚假宣传、恶意炒作的做法,也要进行必要的规范。
化解“容貌焦虑”尚需多管齐下,一方面,社会要消除对胖女孩的就业歧视,只要胖女孩足够优秀,就要给这些胖女孩一席之地,决不能搞就业歧视;另一方面,作为胖女孩要有一种人格自信,不要轻易地自卑。
正如王尔德所说: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容易陷入焦虑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学会接受年龄的增长,学会笑对皱纹的增加,懂得欣赏自己每个阶段的美,活出自我,不要让外貌和年龄成为自我肯定的唯一来源,用快乐积极并且平和的心态来迎接不期而遇的美好。
封面新闻 谢婷婷 综合中新网、河南日报、荆楚网、川观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