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课堂:宝宝婴儿时期的语言教育法
语言包括发音、懂话、说话三个方面。
视觉语言发展和听觉语言发展是同步的,让小婴儿在愉悦的亲子互动中接触到视觉语言:文字,学会文字能改善头脑,变成能够学习的头脑。最迟在3岁时—这是将成长迟缓的孩子教成聪明孩子的关键。在海外,例如巴西的海门德。贝拉斯博士那里有一位一岁的唐氏症儿,教他看葡萄牙语、英语、德语三种语言,三岁时,这个孩子会看三种语言,运用三种语言写得书都难不倒他。像这种案例非常多。学会认字,使孩子从动物进化为人类。对于脑伤儿童进行认字的教育,结果发现这些儿童在学会一百个文字左右,眼神会开始改变,他们的眼睛会闪耀光芒。只要父母抱着耐心热情,任何宝宝都可以学会视觉语言的阅读。文字可以改变头脑的构造。
如果父母懂得正确的方法让正常孩子也可以在家庭愉悦的亲子氛围中学习各种生活中熟悉的视觉语言,同步视觉、听觉语言的输入这些孩子绝对会成为资优儿:
人类大脑的运作,主要是用五官从外界接收不同的讯息和资料,而其中绝大部分是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把其中一种发展成较优胜和较喜欢运用的接收讯息渠道(模式),而其余两类则作为辅助。
其实每个人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模式。孩子运用自己优越的一种学习模式本身是没有对或错。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辛西亚·汤白斯认为:“每个小孩都是一个与众不同、有自己的天赋与兴趣爱好的人。个人的这些天赋与兴趣爱好就叫学习模式。”
小婴儿出生后我们把他们放在婴儿床上,会受到婴儿床四周的麻雀,小马图案的吸引。他们从娘胎的漆黑一片中娩出,第一次看到这些图案的时候,应该不会觉得“可爱”但是如果大人指着这些图案告诉孩子“这个小马好可爱啊!”所以孩子会觉得小马可爱。我们如果用文字取代图案,应该也是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大约有三种学习模式:“视觉型学习模式”的孩子敏感于眼睛的刺激,喜欢各种色彩、各种图像,不同形状、体积的东西;“听觉型学习模式”的孩子对听觉很敏锐,用耳朵来接收不同声音和文字,语言能力较强,能言善辩;“触觉型学习模式”的孩子善用触觉和动作来学习,喜欢具体操作,用手来尝试新事物。
综上所述,本期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还有其他问题的朋友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