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带娃需牢记“3少2多”,保护娃脾胃,让咳嗽生病远离孩子!
马上就到惊蛰节气了,“春雷响,万物长”,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的来临,这时候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却成了孩子们感冒咳嗽的“高发”期。

这是因为惊蛰时节,白天气温高,但是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孩子本身的免疫力就差,一不小心,宝宝很容易“三天一咳嗽,五天一感冒”,让宝妈操不完心。

那么,该如何在这个时期保护孩子的身体呢?俗话说“孩子的病都是吃出来的”,想让孩子的体质好,少生病不咳嗽,那要有个好脾胃。脾胃是宝宝后天发育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也是营养传输身体各机能的“枢纽”所在。因此,宝妈首先要从饮食上入手,协助孩子做到“3少”:

1. 少吃零食
估计没有几个孩子能抵挡得住零食的诱惑,即便是小吃,孩子都觉得比父母做的美味几分,的确零食和小吃都添加了很多的调味品,让孩子的味蕾更加享受。但是孩子零食吃多了,对身体是不好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容易积食,进而导致肠道免疫力降低,让宝宝生病。所以,宝妈尽量要控制少让孩子吃零食。

2. 少吃水果
很多宝妈认为水果富含维生素,能够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但是,这个时期要尽量少给孩子吃水果。因为春天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发汗,但也容易受凉。而水果是凉的,孩子吃了免不了凉气会留在体内,导致孩子脾胃虚弱,孩子脾胃不好,食物的营养很难吸收运输,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就很容易生病了。

3. 少吃肥甘厚味
宝妈们经常嫌弃孩子吃的简单,总是大鱼大肉给孩子补营养。虽说这些食物高蛋白,营养含量高。然而孩子脾胃娇嫩,虚不受补,肠胃无力消化分解它们,很容易造成孩子积食,产生湿气,无法排出体内,增加孩子生病的频率。

孩子做到“3少”,肠胃就能受到很好的养护了,生病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很多。然而除了这些,父母还要帮助孩子做到预防和保护,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为孩子的健康添砖加瓦。

1. 多保暖
“春捂秋冻”是老一辈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开春气温虽然回升,但是还有“倒春寒”的存在,气温变化无常,孩子很容易生病。因此,衣量可以减少,但是保暖的衣服是要穿的,主要捂好孩子的“双脚、颈背和腹部”。

首先,“寒从脚下起”,双脚布满经络,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其次,颈部是易出汗的地方,对温度的敏感性比较高,所以也要呵护好;最后,腹部是肠胃所在之处,更不能受凉。只有保护好孩子的这三个地方,才能呵护孩子的健康。
2. 多调理
尽量要督促孩子多喝水,尤其是“双清水”。双清水是温水冲泡的双低聚乳清。因为双低聚乳清含有双歧因子,能调动消化酶和消化因子的活性,促进消化;其次,双低聚乳清含有多糖蛋白,能够减轻脾胃负担,增强脾胃运化,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让孩子有个好脾胃,提高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几率。

当然,也可以选择在孩子喝的粥里、牛奶中添加双低聚乳清,味道香香的,孩子爱喝,同样能够调养孩子的脾胃,呵护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