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这几条,宝宝辅食想怎么加就怎么加!
为每一位妈妈打开一扇精英之门
让每个妈妈的生活更加美好
这是 妈博士 第 225 次与您友好分享
2019|03|10
小课堂时间:
婴儿辅食 : 又叫作换乳食品或断乳食品。虽然母乳很好,但也是有一定时间段的,随着月龄的增长,妈妈乳汁所供给的能量和营养渐显不足,同时婴儿的乳牙萌出,消化系统也日趋成熟,因此,从宝宝4~6个月起应逐渐有计划地添加铺助食品,为断奶做准备。

不同的喂养方式添加辅食的内容略有不同,母乳喂养是先过渡到奶粉喂养,同时再逐渐添加谷类或其他食物,部分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是逐渐添加谷类、蔬菜等食物;辅食添加最终使婴儿从单纯的乳类流质食物过渡到半固体和固体食物,完成到成人混合膳食的重大转变。而宝爸宝妈们要注意的是,在逐渐添加辅食的过程中,也要同时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拒绝挑食,贪食。
01
敲黑板,划重点:
宝宝的辅食添加也是有原则的:

1. 从一种到多种
每次添加一种食物,适应之后再喂另一种。一种新食物一般宝宝需要7~10天才能适应。再添加新食物后,爸爸妈妈也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有无呕吐、腹泻的情况,若宝宝发生不适,应暂停哺喂,等宝宝恢复正常后,再小剂量的尝试。
2. 从少到多
使婴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说添加蛋黄,我们应该从每天1/4个开始试喂,3~5天可以尝试1/3~1/2个蛋黄,等1~2周后增至1整个。
3. 从稀到稠
同一种食物,在添加时,宝爸宝妈们应该从流质开始到半流质,再到固体。用大米来举例:我们应该从米汤开始,让宝宝熟悉味道,再到稀粥、稠粥,最后再至软米饭。
4. 从细到粗
如添加绿叶菜,我们就应该从菜汁到菜泥,等到宝宝乳牙萌出后可以试着喂碎菜。
5. 爸爸妈妈要注意的是
应该在宝宝身体健康、消化功能正常的时候添加新的食物。天气炎热或患病期间应该减少辅食量,或是不添加辅食,以免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课间小时光:
很多宝妈结婚前还不会做饭,但是在有了宝宝后,却爱上了自己动手给宝宝做辅食,宝宝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存在,妈妈自己做的辅食,也更加卫生和安心。看着宝宝一口一口的吃下去,一点一点长大,相信每个妈妈都会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自豪感。
02
继续上课啦 !
宝宝辅食的添加也是有顺序的,你做对了吗?
一般我们是按照:“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食品”的顺序去添加的。
a4~6个月 泥状食物 比如:含铁配方米粉、菜泥、水果泥、配方奶、蛋黄泥
b7~9个月 末状食物 比如:稀(软)饭、烂面、菜末、全蛋、鱼泥、豆腐、肉末、肝泥、水果等
c10~12个月 碎食物 比如:软饭、面条、馒头、面包、豆制品、碎肉、碎菜、鱼肉等
记住这些,相信宝宝到1周岁,你可以尝试着给宝宝做出非常多的辅食咯!
03
等宝宝1岁后,一直到3岁的饮食安排,就应该根据宝宝的营养情况以及消化功能而定。

幼儿期的生长发育虽不如婴儿时期迅速,但是仍比成年人快,对营养的需求仍相对较多。
这个时期宝宝的胃肠功能及消化酶的发育虽较婴儿更为成熟,但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利用食物的功能仍未十分健全,因此宝宝的膳食也需要爸爸妈妈格外注意。
1. 注意平衡膳食: 膳食所供给的营养比例要合适,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量的比例最好保持1:1.2:4
2. 选择合适的食物品种:幼儿的胃容量有限,适宜选择质优量少易消化的食物。
3. 注意合理烹调:食物要注意色香味形,以及怎样做才能刺激宝宝的食欲。食物适宜细、软、烂、碎,利于消化吸收。
4. 膳食的具体安排:幼儿的进餐次数一般为早、中、晚三次主食,两餐之间可以添加辅食,比如:饼干、果汁、水果等。其中乳类每日应在400~500ml。
5. 重视饮食卫生:幼儿要尽量少食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饭菜,一定要熟食方可食用,宝宝餐具也应该给准备一套宝宝专用的。
6. 保持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鼓励宝宝主动参与进食,逐渐学会自己用碗碟吃饭,并让孩子养成定时定点吃饭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从宝宝开始接触时就培养。
文末:希望每一位宝宝都能健健康康,白白胖胖。
(图片来自: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