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已被证实错误的“传统带娃”方式,婴幼儿还需科学护理

文 / 母婴育儿研究社
2019-03-25 18:22

育儿路上,妈妈们稍不注意就会伤害到小宝宝,尤其是这些传统的育儿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现在大多传统的父母过早的给宝宝使用学步车,前几天看到一则报道:南京一位着急的长辈把刚满7个月大宝宝(月月)放进学步车,半年后,宝宝的腿竟然内翻变成畸形,妈妈见状想着要是能早弄明白用学步车的危害就好了。

检查显示:月月左侧跟腿骨发育不良,双足内翻,医生给月月做了治疗,有所改善,要恢复需要挺长一段时间的。

再次提醒一下,宝宝走路都是有自然规律的,长辈们说以前谁谁很早就学会走路,就让宝宝也按那样的方法做,过早的强迫宝宝学会走路,这样是不科学的。孩子在学步车里不能真正站直,容易对腿型造成影响。因此不建议长辈给宝宝使用学步车,让宝宝自然学会站立行走,不是对宝宝生长发育更有利吗?

除了学步车要慎用外,还有些传统的带娃方式是不能沿用的。

传统带娃方式有哪些:

1. 嚼食喂孩子

有多数老一辈家长习惯嚼食喂孩子及用自己用过的餐具给孩子用等……宝宝本就抵抗力弱,容易把细菌传染给宝宝如幽门螺旋杆菌及口腔问题(龋齿)等。

建议:给宝宝用专用的餐具,不咀嚼喂宝宝,这样可以锻炼宝宝自己的咀嚼能力。

2. 过早把屎把尿

宝宝太小脖子、脊柱和髋关节等发育不完善,太早的训练会影响宝宝发育,最好是在15个月后进行把尿训练。

建议: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宝宝到了一定年龄会自己如厕的。

3. 宝宝发烧用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只会带走皮肤表层的热量,对体内散热不起作用。

建议:宝宝体温低于38.5℃时,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降温。若物理降温没用,可用专门针对宝宝的退烧药,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去看医生了,万不能再给宝宝乱吃药了。

4. 过小食用蜂蜜

建议:一岁以内宝宝最好的饮品是奶和白水,不要多此一举给宝宝冲蜂蜜水,以免引起不良症状与影响。

5. 过小食盐

建议:一岁以内的宝宝添加辅食时,最好不要多添加调味品,反之对宝宝会有伤害。

6. 喂小宝宝吃坚果、果冻

宝宝太小吃坚果、果冻等,容易被咔着造成严重的后果等,有些宝宝对坚果会有过敏反应。

建议:宝宝在吃东西时要容易咀嚼的,不容易导致过敏的。

7. 防侧睡枕

这个会阻碍宝宝头部自由转动,如果出现侧卧,头部无法转动,会有窒息的情况发生。另外,还会阻碍宝宝早期翻身的自发训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