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春分,孩子谨记“3不食”,容易积食、咳嗽,伤害脾胃!

文 / 食尚小妈妈
2019-03-29 18:00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瑞瑞睡觉的时候总“折腾”,皱着眉头在床上翻来滚去的“画地图”,还总是半夜惊醒,一开始妈妈没在意,听老一辈说孩子睡觉不老实是“长个子”,结果没几天,瑞瑞就开始咳嗽,白天还好,晚上咳的睡不着,一躺下就咳醒,眼见着孩子脸色变差,一整天没精打采。

本来以为孩子是受凉了,瑞瑞妈妈拿了感冒、止咳药,奶奶每天给孩子熬鸡汤喝,补营养也暖身体,结果一个星期之后,咳嗽不仅没有半点停止的迹象,反而更厉害了,而且孩子食欲变差,什么好吃的都提不起兴趣。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孩子是因为脾胃虚弱,吃的食物不好消化,体内有积食了,才导致咳嗽、食欲差、口臭、睡不安稳。

俗话说“十孩九胃”,像瑞瑞这样的情况,还真的不少。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吃的食物更复杂多样,“小而脆弱”的肠胃根本承受不住,加上家长“溺爱”,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只管给孩子“补营养”,不考虑吸收问题,很容易造成孩子消化不良、积食、脾胃虚弱,最后耽误孩子发育,家长一定要重视!

过了春分,孩子谨记“3不食”,容易积食、咳嗽,伤害脾胃!

1、“寒凉”不食

已经春天,气温在逐渐升高,各种冰镇饮料、水果、冰淇淋也开始“卷土重来”,孩子阳气旺盛,吃“凉凉的”食物确实会比较爽,但是也会将寒气带入体内,使消化系统紊乱,引起腹痛、拉肚子等胃肠问题,时间久了,积寒郁中,会损伤阳气,导致孩子脾胃虚寒,抵抗力也变差,容易受凉。

2、“肥腻”不食

冬天的时候,气温低,需要给身体“进补”,储存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所以大人、孩子的食欲都比较好,吃的也丰盛,给脾胃增添了不少负担,到了春天,消化系统正十分虚弱,就要减少油炸食品、大鱼大肉等“膏粱厚味”的摄入,尤其是体虚、生病的孩子,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进补,要先调理脾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3、“过晚”不食

宝宝还小的时候,胃的容纳空间小,需要“少食多餐”,晚上也要喂奶,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可以一日三餐规律饮食之后,很多家长是给孩子开小灶,认为孩子多吃饭才能获得足够营养,却不知不觉间超出脾胃承受能力,反而导致营养不吸收。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改掉吃零食,晚饭后、睡觉前进食的习惯。

调理脾胃、促消化,给孩子喝一杯双低聚乳清

给孩子准备的食物,原则上要既营养、又好消化,可以多给孩子熬清淡、少油的粥喝,例如青菜肉丝粥、山药粳米粥、红枣南瓜粥等,最好加入双低聚乳清,或者每天冲一杯双低聚乳清喝,能促进食物的分解,减少难消化的食物给脾胃带来的损害,清理体内积食,同时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提高孩子的肠道免疫力,让孩子发育快、少生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