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个月龄还没出牙,妈妈需要留意了,长牙这事太早太晚都不好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前几天收到了网友的私信询问,说自家宝宝12个月了还没有出牙,妈妈很担心是不是孩子缺了什么营养才导致孩子出牙慢。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牙齿健康尤为关注,毕竟牙齿属于骨骼成分的一种,在早期养育过程中,能够侧面反应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关于孩子乳牙的那些事!

宝宝在这个月龄还没出牙,妈妈就需要留意了
大部分宝宝的出牙的时间在6-8月龄左右,但是每个宝宝的情况可能也不太一样,有一些宝宝出牙情况早,在4个月大时候会长出第一颗牙。有些宝宝情况比较晚,要等到差不多1岁再开始长牙。
一般宝宝在1岁左右出牙都是正常的,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宝宝出牙慢,可能是和遗传因素有关系。不妨询问下家中的长辈,孩子的父母是小时候是什么时候出牙的。如果说也比较晚就没必要太多担心了。
另外就是如果宝宝18月龄还没有出牙,妈妈就需要留心了,可能是身体缺乏营养或是有潜在疾病,影响了牙齿的长出,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宝宝出牙晚的原因,以及潜在的风险
宝宝长牙这件事其实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但造成长牙太晚确实有这么几个影响因素:
遗传:遗传性影响可能导致宝宝出牙晚。
缺钙:钙是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宝宝摄入的钙不足,牙齿就自然长得晚了。
缺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缺乏了维生素D,即便宝宝摄入了足够多的钙,身体吸收的也很少,牙齿便长得晚了。
疾病因素:有的宝宝患有疾病,先天就没有形成牙苞,这时候就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了。
出牙晚的宝宝,会拖长食物吸取的时间,很多食物都有进食障碍、甚至难以进食,同样的也会对口腔的发育有很大影响,可能会引起口腔发育不健全、换牙时间延后等。

宝宝出牙太早的原因,以及潜在的风险
有些宝宝的牙齿长得很快,可能在出生后几个月就露出了头。出牙太早有几种情况,对宝宝的健康也有影响,妈妈们需要了解,分辨,提前预防。
“胎生牙”: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是也时有出现,“胎生牙”是因为妈妈在孕期补钙过多导致的,一般出生后会经历一系列的检查,一般没什么影响。
“新生牙”:宝宝1-2月龄就长牙了,这种牙叫“新生牙”,“新生牙”的原因是和“胎生牙”差不多,也是钙元素含量多导致的,但这种牙齿容易脱落,妈妈要防止宝宝在吃奶的时候牙齿脱落,吸入气管里导致窒息。必要时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去治疗。
“马牙”:这是宝宝牙槽黏膜上出现的角质珠,很像牙齿,但并不是真正的牙齿。它们会自行脱落,妈妈们不需要去处理“马牙”,容易导致感染。
牙齿健康对宝宝很重要
宝宝正处在发育成长的黄金时期,一口健康的牙齿能让宝宝更好的咀嚼进食,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正常牙齿的咬合可以给颌骨良好的刺激,有利于颌骨发育。乳牙下有恒牙胚,如果乳牙过早脱落,会使恒牙排列不整齐,影响宝宝长大后的形象。健康的牙齿有助于宝宝学习说话,发出标准的说声音。

没想到长牙、保护牙齿这些事情对宝宝来说这么重要。保证宝宝的营养充足,再加以适当的护理,宝宝的牙齿一定能健康成长。
宝妈们,你家宝宝是什么时候出牙的?你家宝宝的牙齿保护的好吗?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