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突发高烧,打针、吃药后,医生竟然说我做错了!
昨天在儿科诊室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宝妈妈说起自己9个月的宝宝突发高烧,吃药不退,当时自己慌了手脚,赶紧到附近诊所打针(用的是抗菌素)、配合吃药,折腾了五天五夜,终于宝宝退烧了,一看又出了疹。后来去医院看医生才知道是幼儿急疹。结果,宝宝遭了罪,家人也跟着折腾了几天,同时又听别的医生说我做错了。哎!都是因为自己缺乏基本的常识……

在宝宝反复高热的时候,父母的心里常常都七上八下、心惊胆战,等到退热了,又会为突然出现的满身红色皮疹而担心。如果在儿科医生的帮助下,能够尽早做出判断,精心护理,同时家长们对”幼儿急疹“这种常见的疾病多一点了解,可能会减轻一些担忧。
今天,四医君就为各位宝爸宝妈科普:几乎每位宝宝都会经历的一次疾病——幼儿急疹。
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 (Roseola),也称玫瑰疹、蔷薇疹,常见于 2 岁以内儿童,大多发生于 6~18个月的儿童。 6个月之后的婴儿首次高热很多是由于幼儿急疹引起的。绝大部分小朋友在读幼儿园之前基本都会得一次。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发病更多。

Q:
不明原因的突发,烧了退、退了烧,反反复复。
A:
幼儿急疹发病突然,来势汹汹,有的孩子没有鼻塞流鼻涕等临床表现(仅在医生查体时发现咽部、鼻内充血),无缘无故突然高烧。宝宝吃退烧药,会短暂退热,但体温很快又会重新飙升。反反复复,顽固得狠,通常会持续3-4天。
Q:
大多是烧的度数特别高(逼近40度)。
A:
平时宝宝也有发烧感冒,但很少会碰到烧到40度的。小宝宝的这次发热很可能是幼儿急疹。
Q:
宝宝的精神状态并不算差。
A:
一般来说,生病发烧了宝宝的状态不会好。但是如果是幼儿急疹,宝宝的精神状态似乎也不算太差,只有连续高烧几天后,精神上才显得疲乏。
Q:
医院血液检查属于病毒感染。
A:
如果忍不住去医院检查,验血结果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
Q:
烧到你忍受的极限了差不多该冒疹子了。
A:
尽管隐约意识到可能是急疹,但是宝宝持续数天的高烧还是会让我们不淡定,一般烧到你真的受不了了,想着还是去看看医生安心点吧,疹子差不多该出现了。
幼儿急疹的表现?
1.发热期
潜伏期1~2周,平均10天。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食欲欠佳,一般精神状态正常,有少数患儿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咳嗽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但会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
2.出疹期
发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降至正常,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不等。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色素沉着,也不会脱皮。部分患儿早期腭垂(口腔内俗称“小舌头”)可能出现红斑。
图文详解版:



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幼儿急疹是一种能够自己痊愈的疾病,只需要对症治疗,不需要处理孩子的皮疹。
轻者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幼儿急疹,对宝宝来说,是一次新的体验,也是不舒服的体验,因此家长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安抚。

虽然幼儿急疹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在发热和出疹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警惕,关注宝宝有无一些异常现象,比如精神差、呕吐,无法进食;出现惊厥;咳嗽剧烈;排尿时哭闹明显等。特别应注意,如果发热过程中出皮疹,或在发热前出皮疹,通常都不是幼儿急疹。这些情况都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