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之前经常会有的几种疾病,家长需要了解

文 / 儿科医生张平
2019-04-28 15:08

孩子在一岁之前,身体都比较脆弱,是最容易生病的,家长的一个疏忽,就容易让孩子患上疾病,所以,作为家长,了解一些孩子的疾病是很重要的。

那么,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有哪些?新生父母又该如何应对呢?

1. 湿疹

皮肤发红、发干、瘙痒,出现在面部或皮肤褶皱处,如肘部、膝盖和颈部。通常在2-4月龄的宝宝身上出现。

「如何应对」首先需排除接触性过敏的可能。宝宝衣物,寝具、居住缓解要保持干净整洁,尽量为宝宝选择纯棉衣物,减少刺激;

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咨询医生更换奶粉。混合喂养的妈妈尽量追奶,实现全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的妈妈就需要忌口了,先只吃米饭,猪肉和青菜。水果也要谨慎食用,像是容易导致过敏的芒果,凤梨尽量少吃;

注意宝宝肌肤的护理,湿疹护理一定记住要保湿!保湿!保湿!洗澡时注意水温不要太高,控制在37°C左右,洗澡后记得全身涂抹护肤霜。

2. 肠胃炎

哺乳时期,当孩子吃了不干净或者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时,很有可能会导致肠胃炎的发生,这时的主要症状就是腹泻、呕吐,同时还有可能伴随着发热的症状。

「如何应对」早期如果宝宝呕吐严重,那么家长在4-6小时内不要给宝宝喂食,之后根据宝宝身体状况,尝试给宝宝喂水或者盐水。等到宝宝的症状好转没有呕吐了,再给宝宝喂食流质饮食。

另外,对于宝宝腹泻严重,为了避免宝宝脱水,家长要随时给宝宝喂水、米汤、果汁等,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3. 感冒或流感

如果宝宝感冒了,而且是流感,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高热、发烧之后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宝宝感冒一般情况下会持续7—10天,有时可能更长,达到2周左右,咳嗽往往会持续几周,这是最晚消失的症状。

「如何应对」宝宝感冒期间要确保他有充足的水分,预防脱水。如果宝宝鼻塞,喂奶困难,可以适当提高空间湿度,如放一碗水在房间里,或者让宝宝坐在湿度较大的房间里,同时宝宝感冒的时候也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

4. 耳部感染

宝宝出现耳部感染不易察觉,但如果他有拉拽耳朵、烦躁不安、呕吐、食欲下降、体温升高等情况,则可能发生耳部感染。如果耳部损伤,还可能出现脓水。

「如何应对」耳部感染通常可在3天左右自愈。如果宝宝不足3月龄,医生可能会给你开抗生素,这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耳朵感染期间孩子要避免飞行,因为空气压力的变化会引起更大的疼痛,甚至可能会导致耳膜破裂。

5. 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的最初症状看起来像普通感冒的症状。宝宝可能会有流鼻涕、咳嗽、轻微发烧的症状。但是随后宝宝可能就会有一个快节奏的呼吸或喘息(可能在呼吸时发出类似吹口哨的声音)。

「如何应对」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这意味着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不能帮助治愈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发作通常需要2 - 3周的时间。

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家解决孩子的症状。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请立刻带孩子看医生:

1.当孩子开始呕吐,并且不能补充液体时。

2.当孩子呼吸很快,一分钟超过40次以上时。

3.当家长发现孩子呼吸时肋骨出现拉伸,或者孩子必须要坐起来才能够呼吸的时候。

4.当孩子有心脏病史或过早地出生时。

新生儿免疫力较差,娇弱易病

宝宝生病时爸爸妈妈们不必过于紧张

更不要病急乱投医

要细心观察宝宝的不适症状,对症下药

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的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