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推广免费的3岁以下幼儿保育服务
欧盟:
早期教育与保育是关系孩子未来教育发展的第一步——
推广免费的3岁以下幼儿保育服务
李震英
每个欧盟成员国都无一例外地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了一些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从传统上来看,这些服务的提供是出于促进女性就业的动机。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欧盟成员国不仅为所有孩子提供足够的早期教育与保育学位,而且越来越关注早期教育与保育的质量层次。
进一步扩大幼儿保育参与率
早期教育与保育是关系孩子未来教育发展的第一步,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欧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高质量的早期教育与保育对困难家庭的儿童尤为有益,可以成为帮助这些孩子脱离贫困的杠杆。基于这样的考虑,早期教育与保育已经成为欧盟政策层面的优先发展领域。
早在本世纪初,欧盟已经认识到提供正规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的重要性。2002年,在巴塞罗那峰会上,欧盟理事会制定了早期教育与保育发展目标,欧盟成员国同意增加正规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供给,确保到2010年,至少33%的3岁以下儿童、90%的3岁以上至义务教育入学年龄儿童,都可以接受正规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
2016年,欧盟统计数据表明,平均32.9%的3岁以下儿童注册了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然而,欧盟成员国之间差异巨大,丹麦、荷兰和葡萄牙的比例可以达到50%,而希腊、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比例仅有10%。这意味着,部分欧盟成员国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以尽早实现巴塞罗那峰会上的目标。
欧盟发布的《2017教育与培训监测报告》指出,欧盟4岁以上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与保育参与率基本达标,接下来要努力确保高质量普及日托服务,进一步扩大3岁以下幼儿早期教育与保育参与率。
给予困难家庭儿童额外关注
欧盟成员国近年来在改善早期教育与保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是增加财政预算,以提供更多早期教育与保育学位。2017年,德国增加11.26亿欧元预算,目标是到2020年,新增10万个早期教育与保育学位。这项财政投入计划的总目标是为了减少儿童早期不平等,同时帮助单亲妈妈重返职场。类似情况也发生在荷兰,2017年,新当选的荷兰政府宣布将投入1.7亿欧元,加强早期教育与保育供给,为弱势家庭儿童提供每周16小时的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
其次,还有一些国家的政策措施聚焦于提供政府保障的早期教育与保育学位,比如匈牙利、捷克、葡萄牙和英国。免费的早期教育与保育学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得到深入推广。自2017年9月开始,工薪家庭3—4岁儿童每周可以享受的免费保育服务从15小时增至30小时,每年可以为工薪家庭节省大约5000英镑的保育费用。英格兰还将免费保育服务进一步扩大到弱势家庭的2岁儿童,每周可享15小时的免费保育服务。捷克自2018年开始为所有3岁及以上儿童提供政府保障的早期教育与保育学位,并将于2020年拓展到2岁儿童。
此外,还有一些欧盟成员国采取了一些针对特殊儿童群体的措施,对那些需要额外支持的儿童给予重点关注。2017年,丹麦政府增加了对早期教育与保育部门的投入,聚焦于提升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特别是对困难家庭儿童给予额外关注。另外,对所有3岁儿童实施的语言评估扩展到2岁儿童,如果评估不达标,地方政府有义务采取必要行动提供帮助。
为幼儿父母提供更多假期
2017年4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关于帮助在职父母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指导性建议,涉及一系列政策举措。有些欧盟成员国在育婴假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比如葡萄牙,自2015年9月1日起,父母双方都有权利获得连续120天或150天的育婴假。此外,在职父亲必须休15个工作日的陪产假,也成为一种强制性要求。再比如,西班牙在产假立法方面也有变化,根据2017年新的法律规定,在母亲产假期间或结束以后,在职父亲可以享有4周的全脱岗或半脱岗育婴假。西班牙将父亲陪产假从两周延长至四周的计划于2009年获得批准,计划于2011年实施,最终于2017年1月1日生效。从欧盟成员国的政策动向来看,延长父母的育婴假是较为普遍的趋势。
欧洲还有一些国家采取了育婴假权利分享的措施。2017年,爱沙尼亚政府颁布《家庭福利法》,目的是鼓励更多的父亲休产假,改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更具体地说,每个孩子的父亲可以有515天的假期,3年内有效。此外,从2020年7月开始,父亲还将额外享有30天的陪产假福利。
除了上述政策动向以外,欧盟还有一些成员国侧重为育儿家庭提供财政支持。比如拉脱维亚,2014年开始启动相关改革,旨在加大对18个月以下幼儿家庭的财政支持力度。家长可以选择休产假直到孩子一岁或者一岁半,既可以享受为人父母的福利,同时也可以参与工作。再比如,瑞典也加大了对有保育需求家庭的财政支持力度。自2016年1月开始,瑞典提高带薪休假基本薪资标准,每天250瑞典克朗,相当于25欧元。此外,父亲和母亲之间不可转赠的产假自2016年开始从2个月增加到3个月。相比欧盟其他成员国来说,瑞典的父亲休产假的天数远远多于其他国家。
总的来看,欧盟成员国近期在育婴假方面的政策调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促进性别平等,父亲与母亲平等分担家庭和工作责任。最近的政策变化主要聚焦于,提供更灵活的休假方案;延长产假期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父亲行使休假权利。
欧盟成员国女性产假的政策调整主要聚焦于,提供更灵活的休假制度;加大对女性休假期间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女性产假向男性转移和分享。像克罗地亚和捷克都创造了更多灵活利用产假的机会。根据克罗地亚的立法框架,女性产假可以持续到孩子6个月大,而且在孩子出生前28天和出生后70天的女性义务期之外,母亲可以把产假转移给父亲。同样,捷克也允许母亲把自己的产假转移给父亲。根据捷克法律,母亲产假可以休28周,包括孕前6—8周和孩子出生后20—22周。母亲休完6周产假以后,剩余产假可以和父亲分享。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31日第5版 版名:环球周刊图文编辑:罗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