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父母:幼儿未满3岁,不要碰3种饭,易堆伤脾胃,家长莫大意
过去没孩子,但逢有空就和朋友聚会,现在有了宝宝,聚的就没那么勤了,前两天抽空跟闺蜜小聚,约好了不带孩子,但是两三句就把话题聊到了孩子身上,闺蜜一直抱怨:“带娃真是累死个人,操那么多新,孩子还是“不争气”,三天两头生病”。

我细细一问,就发现了事情的关键,闺蜜家儿子今年2岁半,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之前一直白白胖胖,体制也不差,最近却开始挑食、厌食,体重不增反减,这不,大夏天的孩子感冒发烧了,把全家都急坏了,公公婆婆还打算让还在晚一年上幼儿园。

实际上,孩子这样也是赖闺蜜,听她说,为了哄着孩子多吃饭,他整天的熬鸡汤,炖排骨汤,肉汤,然后用汤浇在米饭上,做成汤泡饭哄着娃吃,本以为这样好消化,汤还有营养,却不知道,这样简单混合的汤泡饭,跟煮的米粥有本质区别,并不烂软反而更难消化,而且汤泡饭缺少咀嚼,没有经过唾液初步分解,还冲淡了消化液,给脾胃造成了很大负担,很容易损伤脾胃,引起积食。

告诫父母:除了汤泡饭,还有3种饭,少给孩子吃,尤其是娃不满三岁
1、”趁热饭”
大部分家长吃饭的时候,都会以孩子为先,趁热先喂孩子吃饭,等孩子吃完自己再吃,但其实,孩子适合吃温热的饭,刚上桌、过烫的饭会刺激口腔黏膜和胃肠黏膜,不利于食物的分解消化,会让孩子厌食积食,形成恶性循环。

2、“情绪饭“
有的宝宝吃饭磨叽,迟迟不上桌,或者边玩玩具、边看电视边吃饭,难免惹得家长急躁、发脾气,就会训斥孩子,让孩子带着消极情绪吃饭,等孩子上了学,家长甚至把餐桌变成了教育孩子的地方,俗话说:忧思伤脾,这也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脾虚积食。

3、“小灶饭“
孩子正在长身体,很多家长都觉得能吃是福,尤其是上幼儿园之后,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饱,总是给孩子准备很多零食点心或者开小灶,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嘴巴也不闲着,导致脾胃加班加点工作,得不到休息,无法及时恢复动力,反而更容易脾虚积食,导致消化紊乱。

老话说:孩子的毛病都是吃出来的,婴幼儿脾胃发育不完善,饮食要格外注意,可以经常在辅食粥里加或者用温水冲适当的双底聚乳清,味道甜甜的,还能帮孩子清理排出体内的积食,调理好孩子的脾胃,还是脾胃好,消化好,食欲也会好起来,体质慢慢增强。
此外,家长可以适当学一些推拿手法,帮孩子按揉肚子、捏脊等,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增强孩子的脾胃,减少孩子容易出现的腹泻,便秘等消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