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幼儿掌握好10以内的数?让幼儿学好数字就这么简单

父母们总以为孩子能数的数越多就越聪明,其实不然。我们常见到有的三岁孩子口头能数到20或更多一些,若是让他们数一数实物,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兴趣的现象:他们嘴上数着“1,2,3,4……”手的动作却或快或慢,很不协调,已经数到4了,手才点到第2个东西。
即使能手口一致地数下去,但当你间他“一共是几个”的时候,他不是随便说出一个数就是说出下一个数,或者从头再数一遍,始终不能正确回答“一共是几个”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对数量还没有明确的印象,还不会正确地计数(数数)。他所说出的一系列数词没有任何数量上的含义,是靠记忆背下来的。这个情况告诉我们,儿童口头数数并不反映他对数量的理解,所以不能作为儿童是否掌握数概念的标志。过早地教儿童口头数大量的数目,是无甚益处的。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的父母在孩子刚迈进幼儿园的时候起,就教孩子学习小学算术课本第一册,尽管成人苦心教诲,然而孩子却学得很吃力,毫无兴趣,结果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这是由于父母教子心切,但又苦于没有办法,不了解幼儿认识数的特点所造成的。

数概念与一般的生活、实物概念不同,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比方说“3”这个数,既可表示三个苹果,又可表示三只鸭子、三架飞机……凡是具有三个数量的物体。“3”不是某一个物体所专有的特性,它是从许许多多的三个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性。
孩子认识一个数,就要用同样数量的各种不同物体反复进行教育,让儿童从掌握大量的感性经验中抽象出数概念来,从而理解到一个数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所以,幼小儿童要理解一个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经过一番努力,反复练习才能巩固,更不是一下子就掌握很大数量的。幼儿认识数要从口头学起,一个数一个数地学,如学会“2”以后再学“3”,先把10以内的数学好,因为这是基础,这样到了幼儿末期(五、六岁以后),再教数字和加减运算就容易了。
总之,幼儿初步数概念的教育,既不要单纯追求能数到几百上千,也不要过早地教认数字和加减运算,而要着力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在形成10以内数概念上多下功夫,这是幼儿初步数教育的首要任务。